人們總是這樣,對待那些原本擁有的東西永遠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對待時間如此,對待愛情如此,對待親情依舊如此。
可是,不論是時間還是愛情亦或是親情,從生命的本質上來說,都沒有食物重要。
因為不論是親情還是愛情,都是生命的附屬品,而沒有食物,生命也將無法延續下去。
所以,當這些圣衛軍俘虜挨過餓后,一個個的老實了許多。
他們再也沒有人說什么靠著絕食來逼迫王有勁就范,挨餓的滋味,那種肚子里面火燒火燎的感覺讓他們絕望。
現在,為了一頓食物,他們只能拋棄自己貴族的身份和信仰,去干那些他們以前從未干過的臟活累活。
哪怕天上烈日炎炎,哪怕他們干起來汗流浹背,皮膚被烈日灼燒的蛻皮,夜晚肌肉酸痛的無法入睡,也沒有一個人干不認真干活。
因為不干活,就意味著沒有飯吃,不好好干活,就意味著填不飽肚子。
對他們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們的力氣比較小,工地上的重活都是華族的工匠干的,這一點沒有辦法,沉重的鐵木他們根本就抬不起來,所以他們只能干一些拉車,鋪石頭等不需要太過賣力的活計。
盡管如此,有了這些圣衛軍俘虜的加入,木軌的鋪設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木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朝著碼頭延伸,原本預計還需要兩個月完成的工期,現在預計半個月就能完成了。
倒不是說這些圣衛軍起到的作用比華族的工匠還要大。
而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加入,原料的運輸和路基的鋪設根本不需要華族工匠來做。
那些力大如牛的華族工匠,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鋪設鐵木就行了。
因為這些圣衛軍俘虜的加入,華城的鐵木處理廠新增了兩百多人,那些木匠,每天到深夜,還在辛勤的加工著鐵木。
雖然累是累了點,但是在足夠利益的驅動下,這些木匠都是累并快樂著。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南海那邊,俘虜的工匠經過治療,也漸漸的恢復了正常。
上次因為受了驚嚇后來生病了的宗主教,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也逐漸有所好轉。
就在華族的第一條木軌即將鋪設完成的時候,宗主教和第一批的工匠也登上了帆船,朝著華城駛來。
在船上,哪怕頭頂就是烈日,那些工匠也不愿意待在船艙里面。
除了下雨的時候他們進艙避避雨,平時哪怕就是夜晚,他們也喜歡待在甲板上睡覺。
沒辦法,在船艙里面被當成牲口一樣管理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印象太過深刻了,只要進入船艙,就會勾起他們一些不好的回憶。
這些來自圣地的工匠,除了不愿進入船艙外,精神面貌還算不錯。
因為在這里,雖然接觸的都是膚色和發色與他們不同的異族,但是這些異族,卻是將他們當成人看的。
哪怕就是身為俘虜,日子過得也比在圣地要強。
至少,在沒有犯錯的時候,這些圣衛軍戰士不會因為看不慣他們而隨意的毆打辱罵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