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戰艦,其中兩艘是教皇借給桐樹的,還有一艘,是當初戰斗的時候華族的戰利品。
出于對華族實力的忌憚和將來通商的期盼,教皇并沒有要求桐樹歸還這艘戰艦。
那兩艘借的戰艦拋棄了一切的武器和沒必要的設備,為的就是能夠多裝一些東西回去。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只有桐樹開過去的那艘戰艦攜帶有二十門火炮。
三艘戰艦緊貼在一起快速前進,但是后方的翼龍人越追越近。
很快,翼龍人組成的黑云距離戰艦已經不足千米了。
距離越近,船上的眾人越來越能感受到翼龍人給大家帶來的壓力了。
那些隨船而行的女人們在船艙里面縮成一團,偶爾透過窗戶朝外看上一眼,然后閉著眼睛祈禱了起來。
只不過,祈禱如果有用,那人啥都不用干了,天天祈禱自己能夠發財就行了。
終于,翼龍群追到了火炮的攻擊范圍,到了這個時候,這些翼龍人和大翼龍紛紛散開,然后從四面八方朝著戰艦圍了過去。
桐樹一聲令下,二十門火炮分成兩批次的開始射擊。
一枚枚的炮彈被射上空中,然后爆炸開來。
那些比較倒霉的,處于爆炸中心十幾米距離的翼龍人被爆炸的沖擊波擊傷,吭都沒吭一聲一頭朝著海中栽了下去。
兩輪火炮輪流發射,阻止著翼龍人的接近,但是翼龍人的數量太多了,兩輪火炮發射過后,甚至有的翼龍人已經追到了戰艦的前面去。
這些翼龍人分成三批朝著三艘戰艦撲去。
當它們俯沖到戰艦幾十米的距離時,手中的短矛借著俯沖的慣性開始拋射。
中間戰船的新軍戰士也來不及裝填炮彈了,紛紛抽出火槍進行還擊。
幾十米的距離,火槍比火炮要好用很多。
一輪射擊過后,沖在最前面的幾十名翼龍人紛紛受傷墜落。
但在木矛的攻擊下,也有十幾名新軍戰士受傷,更有人躲避不及,被木矛刺中要害,直接被釘在了船上,很快就一命嗚呼了。
不過翼龍人的情況也不怎么好,在火槍的攻擊下,它們的損傷,是數倍于新軍戰士的。
初一接觸,雙方都有損失,但好在新軍戰士擊退了翼龍人的第一波攻擊,將主戰艦給守住了。
可是另外兩艘船上的運氣就沒這么好了。
那兩艘船上,不僅沒有火炮,就連新軍戰士的數量也只有十幾名。
為了避免損傷,他們都進入了船艙,在艙門口進行反擊。
但小小的幾個艙門,四面八方都有死角,根本就擋不住翼龍人的進攻,很快,那兩艘戰艦的甲板上,就落滿了一個個的翼龍人或者獸形翼龍。
這些翼龍人落在甲板上,就對艙門發起了沖鋒,靠著數量優勢和悍不畏死的精神,一個個的艙門頂受不住壓力,關閉了艙門躲進了船艙之中。
只有最中間的那艘戰艦,火槍編織的火力網封鎖了翼龍人所有的進攻方向,讓它們遲遲沖不下來。
偶爾有一兩頭翼龍人突破了火力網的封鎖落在了甲板上,還沒等它們開心,就會被立刻射殺。
當站得近了,桐樹他們才能感受到這些翼龍人帶給他們的壓力。
翼龍人的身高通常在兩米左右,但也有一些個頭比較高的,達到了三米多的高度。
這樣的一些翼龍人,倒不是因為它們產生了變異,而是因為它們的品種就是如此的。
三米多高的身體,在普通人面前,帶有極大的壓迫感。
再加上那爆炸式的肌肉,光是站著,就有一種令人窒息的感覺。
這樣的家伙,哪怕空著雙手,什么東西都沒拿,也讓人不敢小覷。
不過,這些高達三四米的大翼龍人,在那些十幾米高的巨型恐龍人面前,就像是吞了十幾層被動的大蟲子面前的小提莫隊長一樣,可想而知,那些體型龐大的巨型恐龍人該有多恐怖了。
火槍的穿透力極強,但是打在這樣的翼龍人身上,也不能令他們立刻失去戰斗力,桐樹懷疑,如果真的有一天,需要同那些巨型恐龍人戰斗的時候,火槍對它們來說,到底能不能擊破它們的皮膚都成問題。
這些巨型翼龍人嘗試著攻破那兩艘戰艦的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