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翼龍,將會是華城重要的幫手。
別說段時間內華族不可能造出飛機了,哪怕就是真能將飛機普及,這些馴化后的翼龍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
在王偉的帶領下,華族的科技發展不需要走任何一步彎路。
學堂里面的第一批學生已經畢業了,他們加入了華族的各行各業,給華族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偉編寫的教材,也開始越發的有針對性和專業性。
一些工業課程開始細分,學堂的學生們如饑似渴的學習著這些技術,他們懂得這些東西的重要性。
只要學得好,他們將來一輩子都有保障了。
在醫學方面,顯微鏡的使用開始普及,一些醫生在工作之余,更是借助顯微鏡開始觀察那些微觀的世界,探索人體的奧秘。
各種菌種開始培育,醫院用上了青霉素,更是儲存有各種蛇毒血清。
各種醫療器械按照醫院的需要被生產出來了,以前人們不能做的手術,現在變得簡單了許多。
當初死亡率極高,能不能活下來完全靠自己意志來支撐的剖腹產,現在成了醫生們眼中的小手術。
破裂的血管他們開始能夠縫合,斷掉的筋骨他們有了方法去接好,醫術的發展,給華族人民的生命帶來了保障。
而在工業方面,電開始逐漸普及。
以前的發電站,通常只為一些重要的工廠服務,例如華族的兵工廠的車床。
而現在,一些普通的小型工廠也能用上電了。
簡單的火力發電機就能帶動一臺電焊機的使用。
小型車床的出現,讓鋼板的加工成為了現實。
以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在鋼板上打孔,或者折彎,現在只需要機械簡單的運轉,就能辦到這些以前辦不到的事情。
當然了,車床的數量,現在還并不多,這些東西,不可能運用到每個行業。
但是王偉相信,隨著發展,再要不了多久,這些東西就會開始普及了。
族中的探索員們,牽著牛,帶著行李和武器,在華族的大地上行走。
探索著礦脈以及各種新的動植物。
他們是為華族的發展尋找新的動力。
華族最適合用來生產塑料的油膠樹就是他們尋找到的。
只可惜,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始終沒有找到王偉急缺的橡膠樹。
如果真的找不到的話,那王偉,只能等著出海的桐樹他們,從圣地將橡膠樹的種子帶回來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杰克盼望著桐樹他們的回歸,王偉也盼望著桐樹他們的回歸。
而就在眾人翹首以盼的時候,南海那邊飛回了一只傳遞消息的翼龍。
桐樹他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