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陳老師把趙默文數落一氣,轉向秦源有些詫異地問:“中國漢字好幾萬,常用的字也就兩三千;老舍小說《駱駝祥子》一共用了2413個漢字,秦源你是三年級學生咋就識得那么多字?”
陳老師的話問得有點蹊蹺,但秦源還是順著他的話回答;因為陳老師是秦源作文的啟蒙人。
秦源寫的那篇作文——云,被陳老師看過后推薦到凌風縣小學生作品競賽展出會榮獲了優秀獎;組委會獎給秦源一支“英雄牌”鋼筆。
困難時月一碗面八分錢,能獲得一只英雄牌鋼筆啥概念;明眼人一想便知道。
秦源十分珍惜這支英雄牌鋼筆一直將其帶在身邊,而正是這支英雄牌鋼筆在南疆救了他的命。
秦源見陳老師詢問自己何能識得兩千多漢字,不加掩飾地說:“老師,我三舅跟前有小人書;我能認字后就開始閱讀,慢慢的認的字就多了。
陳老師驚嘆不已,款款說道:“怪不得你能認那么多的字,原來有小人書陪伴!”
陳老師說著清清嗓子提高聲音道:“能讀小人書就能看大本小說啊!”
“大本小說!”秦源狐疑地凝視著陳老師問了一聲:“大本小說是甚?”
秦源對大本小說還沒有多少概念,陳老師笑著說:“大本小說就是厚得像磚頭一樣的書,譬如《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
陳老師的話使秦源茅塞頓開,他渴望閱讀磚頭一樣厚的大本小說;可小西村第七生產隊上百戶人家都沒有,足見文化普及程度的參差不齊。
秦源跑到外婆家問三舅,三舅說他跟前只有小人書沒有大本小說。
三舅最后說:“小源子,你去找大鼻子駱偉賢啊!駱偉賢可是方座大圓有名的文化人!”
秦源不知道駱偉賢是誰,瞪著黑烏烏的小眼睛不明事理地問:“三舅,駱偉賢是誰?”
“駱偉賢是你們秦駱寨的人,你們家在小西村七隊;駱文化在新莊一隊!”
三舅稱呼駱偉賢為駱文化,使秦源覺得既親切有好奇。
三舅接著前面的話道:“秦駱寨戲班就是駱文化出資組建起來的,三縣四十八鄉的鄉親們想看戲就去秦駱寨;不過你那時候還沒有出世!”
三舅調侃著津津樂道:“駱文化吹拉彈唱樣樣精通,還能寫戲;那出名叫《積石原》秦腔戲是根據秦駱寨俠義人物駱正方的事跡改編的,后來又加上瘸子忠義大日本的故事;演唱幾十年經久不衰!”
三舅說到這里似乎想起什么事情來,盯看著秦源道:“小源子,瘸子忠義好像是你們自己人?”
“瘸子忠義是我們自己人!”秦源毋容置否地說:“我把他叫哥!”
從三舅跟前得到駱文化的消息秦源很震驚,尋思大鼻子是秦駱寨人他怎么不知道。
原因其實很簡單,秦源的爹娘不是識字人,只知道從土地里刨食吃;對文化人不重視從來不在孩子跟前提及駱文化。
秦源知道了駱文化是秦駱寨的人便就暗暗吃驚,尋思小西村七隊和新莊一隊中間隔著六個生產隊;可是文化底蘊卻有千壤之別。
一隊那邊的書文人多是天,七隊這讀書人少是地;天地差別之間新莊一隊出了不少名垂千古的人物,小西村七隊幾十年連個大學生也沒有。
秦駱寨的村劇團是駱偉賢在一隊自己家庭成員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駱偉賢的哥哥、弟弟不是敲鼓就是拉板胡,駱偉賢能寫戲能改編曲調;秦駱寨村劇團便就名震四方,文藝匯演那一年還去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