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子忠義拄著拐杖在地上走了幾步轉過身來道:“習練拳腳可是苦差事,不是老朽不答應教你們;是怕你們吃不了摸爬滾打這個苦!”
“師傅,我們啥苦都能吃!”秦源說著雙膝跪地神情亢奮道:“你就傳授我們拳腳吧!”
秦林見秦源跪在瘸子忠義面前口稱師傅,也就學著他的樣子去做。
瘸子忠義見秦源和秦林兩個小老弟執拗,終于答應收二人為徒。
秦源和秦林再拜師傅。秦鎖高興不已道:“這么說從今往后鎖兒和兩個小爸是同門師兄弟哪?”
秦鎖這么說過覺得不大對勁,瞥了他爹一眼道:“可是這輩分……”
瘸子忠義訕訕而笑,道:“習練拳腳時是兄弟;平時還是叔侄關系……”
瘸子忠義收了秦源、秦林、秦鎖做了弟子,三個小孩志得意滿;商定每天晚上騰出一個小時的時間習拳練武。
這樣一來秦源的時間就是緊繃繃了,具體分布如下:
每天七點起床去秦駱寨小學讀書,半個小時早操;上一節語文課45鐘,一節算數課同樣是45分鐘;早晨在學校2個鐘頭,九點回家吃早飯。
吃一個小時早飯上午10點鐘到校繼續上課,依舊是2個小時;12點回家吃午飯。
午飯時間兩個鐘頭,下午兩點去學校上3個小時的課五點放學。
五點回到家中藥絞水——從十幾米深的井里把做飯的水打上來,接著是劈柴、拔豬草。
七點吃晚飯,八點到九點跟師傅瘸子忠義習拳練武。
九點回到家中鉆進被窩看小說,11點睡覺。
睡眠時間是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晨七點,有八個鐘頭;這符合科學原則。
秦源一天的時間如此這般安排后一點玩耍的機會也沒有了,只有暑假、寒假期間補一補玩耍的天性。
秦源童年時的玩耍有兩種方式,一種叫打鱉,一種叫糾方。
由于買不起玩具,便就就地取材弄些磚頭、瓦塊、碎石、土塊,創造性地發揮天性。
糾方就是在地上畫個圖案,楚漢雙方用顏色不同的石子、瓦塊相互執殺,這種玩耍(游戲)類似象棋和圍棋。
打鱉就有點原始性的瘋狂了,用半截磚頭照打半截磚頭。
打鱉的小孩有四五個的也有十幾個的。
給地上畫四條線樹立起鱉位就是打鱉的場子。
鱉位要豎立在第一條線上,放一塊磚頭視為老鱉。
第二、三、四條線是選手手執磚頭擲打的位置線。
第一條線距離第二條線2米,距離第三條線5米;距離第四條線10米。
每次擲打只上一人,選手站在第四條線上擲打叫手拋;用手中的磚頭直接打老鱉,打中后得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