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局長聽秦源說汽燈也能將布景打出去,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
駱偉賢一把抓住秦源的手說:“秦源既然說汽燈也能把布景打出去,那我們在戲樓這邊準備幕布;你趕緊去制作布景行不行?”
駱偉賢說著樂滋滋地清清嗓子提高聲音道:“晚上道開場戲《三世仇》要是能把布景打出來,一定會王炸!”
秦源抬頭看了看天色,慷慨激昂道:“秦源一定趕開戲前將布景制作出來,駱伯伯就在這邊等著吧!”
駱偉賢看著秦源滿意地笑了,腦子里卻出現他給他姐英蓮購買的那三身六件服裝來。
秦源只有11歲是三年級學生,販洋柿子掙的錢竟然給他姐英蓮買了三身高檔衣服,還能給戲班作槍制布景。
秦源認為給姐姐買的是兩身衣服冬秋一身,春夏一身;但實際上是三身:春夏季節長袖衫一身,短袖衫一身;秋冬季節格子呢一身。因此駱偉賢也說成三身。
說老實話,戲班現在的經濟連秦源也不如;秦源能給姐姐買三身衣服,駱家班恐怕就辦不到。
扮演山水狼的女演員牛瑩瑩一見那套短袖衫便就愛不釋手,說晚上演出時要做戲裝穿。
英蓮也大方,便將紅色短袖裝捐給村劇團。
駱偉賢嘴上沒有說啥,心中卻不是滋味。
至于那身格子呢半身大衣,牛瑩瑩也說晚上出場能用上;因為山水狼出場的季節有夏天也有冬天,冬天出場時穿上格子呢大衣不是正合時宜。
村劇團混到這等份上還堅持不懈,足見當時人們的精神是多么道亢奮。
秦源給他姐買了兩件衣服被駱家班視為戲服,他心中自然高興;駱偉賢卻是打翻五味瓶,苦甜酸辣澀樣樣滋味都有。
駱偉賢是駱家班班主,知道戲班缺錢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和連鴿不停地給里面砸可是無底洞還是填不滿。
古會期間唱戲,駱家班連買煤油的錢也拿不出來。
80后、90后、00后的童鞋們根本就不相信一個劇團還有買不起煤油這樣的事,一斤煤油一毛一分錢扔在路上他們恐怕也不會撿,可在1960年代卻是一個坎。
那個年代老百姓手中沒錢,機關單位、社會團體賬上也沒錢。
人們沒錢肚子吃個半飽,但文化熏陶卻缺少不了。
駱家班這樣的戲班是公益性演出,劇團所要道經費要有村上拿錢;村上也是窮的精當響根本就沒有錢支助村劇團。
村劇團只有兩條出路,一個是解散;一個是自籌經費。
駱偉賢是老戲骨不可能把父輩創立道戲班解散,一直是自籌經費發展;好在演員每天能掙10工,這是大隊對村劇團的最大支持。
駱偉賢為啥積極籌備要參加全縣道現代戲調演,倘若能拿到一等獎會有5000元道獎金。
而如果能代表凌峰縣去西安參加演出,最少能拿兩萬元道獎金;多者則有五萬。
為了籌集過會期間演出汽燈燒煤油道錢,駱偉賢不得不上城壕窖畫老虎、寫鳥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