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冷梅說,你最近在和她學唱歌?我這一個月在京城學習,說來慚愧,都沒時間了解家中的情況。”
通過初步觀察,閔學覺得楊建義也不是那種喜歡聽“領導辛苦了”之類P話的人,于是有話說話道,“沒錯,方老師音樂素養極高,這個月我受益良多。”
“年輕人,能有能力和覺悟寫出《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這樣的歌,非常不易啊!”
“這次我在京城學習,閑暇之余還向我的同學們推薦了這首歌,他們聽后都贊不絕口,紛紛問我是哪位大家之作,誰都不敢相信,這是出自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之手,后生可畏啊...”
“您過獎了,我也是一時偶得,”閔學汗顏,合著自己這首歌已經沖出魔都走向京城了。
楊建義笑笑,“百丈高樓千丈基,沒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和音樂知識,是寫不出這樣的作品的,我看過你的檔案,人大高材生,連續三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怎么沒有繼續深造?”
“深造未必一定要在學校啊。”
楊建義深以為然,“社會的確是所優秀的大學啊...”
學校的知識是理論的、系統的,但好多人會覺得,在踏上社會后,學校學習的東西一點用處沒有。
但閔學卻沒這樣認為,以數學為例,其鍛煉的是人的觀察實驗、收集信息、歸納類比、直覺判斷、邏輯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確計算等能力。
這些能力和培養,將使人終身受益。
好吧,以上是學霸的世界,我們來說點能聽懂的。
數學除了能讓你算清楚買一頓早餐需要多少錢外,還能讓你從一大堆冗余線索中,找出有用信息,判斷推理出案件真相。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學習好處多多,閔學為什么選擇進入社會呢?
如果非要給出一個理由,不想繼續當學霸算不算一個?
emmm...目測這么說的話,會有很多人上門砸玻璃。
二人沒再就這個話題談下去。
楊建義喝了口熱茶,“小閔啊,你應該接到了人事處的電話吧?這次本來應該是人事處的趙處找你談話,我也是臨時把這差事要了來。”
閔學表情嚴肅,表示其在認真傾聽。
“你在派出所的工作情況,我向杜建民所長了解過,老杜可是狠狠夸獎了你半天啊,態度認真,工作積極,能力極強...”
哎喲喂,關鍵時刻,老杜很給力啊!
閔學靦腆的笑笑表示自己還需要學習后,繼續聽了下去。
“考慮到你在宣傳方面能力突出,局里經過研究,想調你到市局的宣傳處工作,征求下你的意見。”
“......”
這可真是意料之外了,宣傳處?
閔學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宣傳能力突出了,實在沒心理準備啊,領導的想法,真的好難猜!
不過局里都經過研究了,咱也不能真當領導叫咱來是征求意見的。
宣傳處就宣傳處唄,什么工作不是干啊!
不管怎樣吧,閔學表示服從組織安排,決不辜負領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