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如何,閔學都不覺得自己是中心點。所以這就是撲街寫手和大神的區別嗎?
不管怎樣,整個劇本十分贊。
閔學闔上劇本贊嘆道,“非常棒!”
如果是一般人,聽到這么簡單的贊嘆,可能會覺得是隨口一說,但林博然是導演,分辨的出一個人是在演戲還是本身的真實反應。
所以林博然很感興趣的追問道,“哦?怎么說?”
閔學想了想,組織語言道,“從布局來說,您寫的劇本很重視情節的因果關系,并按照開端、發展、**直至結局這個情節層次逐步展開。”
“事件安排也很嚴謹,通過巧妙的情節起伏跌宕加以線性安排,以戲劇性的**使觀眾的感情達到頂點。”
“而人物塑造上,也以戲劇性結構為基礎,使每個人物都性格鮮明,讓人一見難忘...”
林博然有些意外的看向閔學,“你是學劇本相關專業出身的?”
“并沒有...”閔學謙虛道,“只是剛好有興趣,于是做了一些粗淺的研究,貽笑大方了。”
林博然贊嘆,“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能像你這樣靜下心來做研究的了。”
沈君也笑著道,“難怪,我看著那篇文章的文筆,就覺得作者有深厚的功底。”
“文章?什么文章?”林博然疑問。
閔學代為解釋道,“是我寫的一篇關于綁架案件的新聞稿,正好投到了魔都晚報,還要多謝沈阿姨,能給我一塊版面。”
“不必謝我,是你的稿件本身就能達到發表的標準。”
“那當然,我家閔哥哥本事大著呢!”一旁裝乖乖女的林爽終于忍不住插嘴道,隨后看著老娘不善的目光,又縮了回去。
所以說,一物降一物啊...
“對了林叔叔,”閔學突然說道,“不知道你這個微電影,有沒有找到合適的主題曲?”
林博然雖有點意外,還是回道,“找了一些,但都不太滿意,我正想著找個老熟人專門創作一首。”
“您先聽聽這首,覺得怎么樣?”閔學說著打開手機,開始播放新鮮出爐沒幾日的《少年壯志不言愁》。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風霜雪雨博激流,歷盡苦難癡心不改,少年壯志不言愁!妙!妙!妙!”林博然拍案叫絕,“就是這個,我要的就是這個!”
沈君不懂什么詞曲好壞的,但這歌聽起來很順耳,而且難道看丈夫如此激動,說明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至于林小丫頭,這種風格的歌曲明顯不是她的菜,不過既然是閔哥哥帶來的,也勉為其難的鼓鼓掌好了。
“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出自何人之手?”林博然忍不住追問。
“就叫做《少年壯志不言愁》,是那日我參與解救綁架事件時,深有感觸而偶得之作。”
“.......,!”林博然頓時呆住了。
開玩笑吧?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能寫出這樣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