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事件如颶風般,刮過了整個娛樂圈,連各種明星大咖酒駕、離婚的新聞都無法阻擋其愈演愈烈的勢頭。
閔學萬萬沒想到,自己隨手一個電話,竟牽扯出這么多事情來。
現在的娛樂圈也不知道怎么了,有新劇要上的時候就爆戀情整緋聞,沒有劇要宣傳的時候就是各種吸毒出軌原諒色。
吃瓜群眾有些表示喜聞樂見,也有一部分則表示挺糟心。
成年人有自己的價值觀,不會輕易被改變,但卻不知道下一代在如此社會風氣的熏陶下,會形成怎樣的三觀。
借用大大的一句話,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個不平衡不充分,想必也包含著物質與精神方面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吧。
扯遠了,此等國家大事,不用我等小民操心。
總之,在出軌事件的大浪潮下,眾生百態。
同情、嘲諷、謾罵...不一而足。
如此折騰了許久,大家也都疲了。
于是部分骨骼清奇的吃瓜群眾,開始轉移注意力,不再關注事件本身,而是延伸向了各個周邊。
就比如說不亦樂乎這個化名吧,許多人就在探究其背后,隱藏的究竟是何人。
觀其已發布的三首說唱歌曲,都相當成熟且符合市場定位,《反轉地球》、《誰是MVP》、《異類》,隨便一首拿出來操作下,都不難在各大榜單占據一席之地。
現在的唱歌游戲里,玩家都這么強大了么?
信了你的邪!
不管是圍觀群眾,還是業內人士,都覺著這位不亦樂乎,肯定是一位知名創作歌手,或者是功底深厚的幕后制作人!
但是經過研究,不亦樂乎的嗓音雖然比較有辨識度,但比對過后,發現與現有的流行樂壇歌手似乎都對不上號?
難道這個不亦樂乎,是資深幕后制作人?
有如此深厚的創作功底,說唱功力也非同一般,為什么不走上臺前?
莫非其貌不揚,性格怪癖?
有些人甚至連被雪藏等不靠譜的理由都猜了。
但不管怎么翻騰,始終沒有人站出來承認,說自己就是不亦樂乎。
頗有幾分哥雖然不在江湖,江湖卻一直流傳著哥的傳說的意思。
和吃瓜群眾僅僅是好奇,想尋找個答案不同,各大音樂公司也開啟了尋人之旅。
與解密神秘人物身份的好奇心無關,純粹是看中了那三首歌的市場價值。
無論是簽人還是簽歌,都是一本萬利。
海浪音樂見此坐不住了,本來只是他們一家發現的金礦,現在各路資本家居然都開始虎視眈眈?甚至紛紛拿起了鋤頭?
這還得了?此時海浪音樂也顧不得拿喬了,主動聯系起不亦樂乎來。
“考慮的怎么樣?”
“條件不滿意我們還可以再談。”
“我們可以給你業內新人頂級待遇!”
“簽字費翻一翻如何?”
“......”
私信由一日一發,變成一日數發。
無奈一連幾日,發的私信都如石沉大海,半點音訊皆無。
難道已經被其他公司挖走了?海浪音樂不由的如此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