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學此刻到底在哪里?
說實話他自己也不知道!
事實上,一開始的情況確實如關弘濟他們看到的那樣。
高明的準備工作十分徹底,不但有手雷手槍,還有各式偽裝工具,外賣服和電動車只能算是其中一個系列。
在騎行離開時,閔學甚至還看到了停放在路邊不同地段的修理電器、通下水道等“套裝”,想必不會是無緣無故正好一起停放在路邊吧?
可以預想,高明為了今天的交易,規劃了多久,甚至連白天為綠化剛挖好坑,還沒填上土種上樹的樹坑都用上了。
將鈔票用塑料袋分裝丟入,只稍稍蓋一層土上去,整個過程在閔學和游鴻博的“幫兇”下,沒用五分鐘就全部搞定。
等明天工作人員種上樹,神不知鬼不覺,過幾天風聲小了,綁匪再回來挖樹刨坑取錢,完美。
不過綁匪的這個打算,怕是要白瞎了。
雖然他們曾提過不能留“記號”的要求,但警方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干?
科技日新月異,有那么多專門為此而科研的人員,綁匪,尤其是這幾個剛從監獄里出來沒多久的綁匪,又如何能完全識破?
也算是誤打誤撞吧,綁匪就地掩埋這一招,反而讓自己更加成功的擺脫了警方視線。
根據高明的指示,在用電動車穿過數個小街巷后,閔學他們來到了四五個街區外的大路上,并上了一輛前來接應的灰色面包車。
因為高明一直在背后盯著,閔學雖然沒和他們一輛電動車,卻沒敢做什么大動作。
他自己想逃跑的話,真心不算難,但游鴻博怎么辦?
不提游鴻博,只要綁匪把手雷隨意往街邊一扔,閔學覺著自己以后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說實話,也許這一系列手段算不上多高明,甚至有些跟不上時代,但勝在準備充分且直接有效。
高明團伙,算是閔學迄今為止所見過“最用心”的犯罪分子了。
“明子,怎么還多了個人?”
上路后,司機才開口說起話來。
閔學上車時看到了司機的臉,居然不是三個綁匪中的任何一個!這個團伙竟然還有其他人存在!
這個可能性警方當然假設過,沒想到真實發生了。
但閔學覺得,綁匪人數不會多多少,為什么?因為贖金!五百萬贖金,能夠幾個人分?所以不必要過分擔心。
高明笑罵,“少廢話,多個人不是多份兒錢嗎?”
“那錢呢?”司機早就眼巴巴的看著電動車呢,結果什么都沒看到。
“急什么,少不了你那份兒,”高明拍了拍游鴻博,“再說,這不是錢嗎?一個輕松能拿出三千萬的老板在咱手里,你還怕沒錢收?”
高明沒撂實話,看來這個司機還算不上“團伙內部人士”。
司機欲言又止,最終迫于高明的江湖地位和威懾力,還是老老實實的開車去了。
閔學和游鴻博二人當然在一上車后,就被蒙上了眼睛。
在高明把他們身上雜七雜八的手機、竊聽設備等收走扔掉后,車輛也七拐八繞的到了某處。
閔學此刻倒是慶幸自己的槍還沒申請下來,不然身份分分鐘就曝光了。
而沒搜到武器,高明倒多少開始有點兒相信,閔學也許真的不是警察,而是游鴻博請來幫忙的朋友。
如果真的是警察,沒理由這么拼,連槍都不帶就出來交易?
高明又怎么會想到,這是個數次想申請配槍而不得的苦逼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