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終究還是順利接手了案件,因為如果在其他州也發生了類似案件,只靠洛城當地警方顯然是不足夠的。
當然,在洛城本地的調查等具體事宜,仍舊需要凱特小組的參與和配合。
臨時征用了一間更大的辦公室后,凱特小組辦公地點隨之暫時遷移至此。
在將一系列看起來高大上的設備連接完畢后,史密斯特工站在投影儀前方,主持起了案件。
凱特小組“乖巧狀”坐在下面充當小學生。
雖然不怎么服氣,但FBI偌大名頭,以往的戰績也很是彪炳,看看無妨嘛。
“現在我們手里有三起案件,按照時間早晚排序,分別是一周前在新澤西州被殺的甲,四天前在洛城市中心垃圾桶旁被拋尸的乙,與昨日港口區被發現的丙。”
史密斯探員邊說著,邊向眾人輪流展示了三位死者的照片。
“很抱歉用甲乙丙來代稱三位死者,因為我們至今為止,還沒查出他們三個中任何一人的身份。”
史密斯探員繼續分析著案件,閔學則邊聽著邊趁機把之前不知情的第三名死者檔案看了一遍。
死者男性,二十歲左右,亞裔,看打扮也許是個學生,死法就不贅述了,和前兩名死者一樣,地點則在新澤西州德拉瓦河谷。
德拉瓦河谷占地七萬余英畝,河道蜿蜒曲折,景致異常優美,可釣魚、游泳、野營、獨木舟駕駛...是個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閔學上網搜這些當然不是為了介紹景點,他看完后只覺得更怪異了。
怎么會這樣?
死者性別有男有女,年齡有大有小,現在連地點都無跡可考了,一會兒在城市,一會兒又跑到了野外!
所以這個殺手到底是根據什么來選擇受害者的?
難道又是隨機殺人?
按說連環殺手應該有一定的行為模式啊,這個“掏尸手”怎的如此“放蕩不羈”?
閔學感覺整個事件都怪怪的,但一時又想不通到底哪里不對。
等他再回神的時候,史密斯探員的案件分析似乎已經進入了尾聲,開始總結陳詞。
“所以,我們現在要找的兇手,是一名男性,年齡在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性格沉穩冷靜,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這段似曾相識的話讓凱特小組眾人的神色變的異常奇怪。
因為就在不久前,他們中的某一人也是這么進行側寫的,雖然措辭略有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完全一致。
“有什么問題嗎?”注意到這幾個表情詭異的人,史密斯探員停下了側寫,以手撐桌問道。
雖然心理側寫運用在刑事偵查領域的做法,在金拱門已經快有半個世紀了,但還是有很多警員并不信任這種方法。
原因多方面吧,準確率一直是個大問題。
對此史密斯探員也很無奈,雖然他領導的行為分析科側寫成功率很高,幫助破獲過多起案件,然而并非所有側寫師都會如此優秀。
相對于整個金拱門來說,史密斯小隊只是杯水車薪。
而面對質疑,史密斯探員想快速有效的破案,就必須得到當地警方的配合,不得不每次耐心解釋。
這次也一樣,他已經做好了說服準備,可此次情況顯然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因為下面坐著的那個當地黑人警察接起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