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給出的旅客名單,使凱特小組高速運轉起來。
即便經過心理側寫的條件刷下去了多半,還是有一百余人要一一查證。
這些人有的仍在洛城,有的短時間內已經找不到去向,調查難度極大。
凱特不僅把手下都派了出去,還向上面申請增派了人手,仍舊有些捉襟見肘。
但閔學似乎對這條線的興趣不大,坐在辦公桌前,日常發呆中。
來往匆忙的FBI探員們見狀無不翻白眼。
本來就對這廝沒什么好印象,還在大家忙的腳不沾地時如此悠閑,真是想讓人狠K一頓!
“你們說,那視頻里的內容會不會是后來錄的,故弄玄虛啊?”
“不會,我特地去查過,是真的。”
“那估計是他運氣好,蒙對了吧。”
“嫌犯是口吃什么的,你蒙一個試試?”
氣不打一處來的探員們忍不住又交頭接耳了幾句,被史密斯瞪了一眼,灰溜溜的跑路了。
史密斯探員邁步到了閔學近前,拉了把椅子坐下,身高腿長的,有些無處安放感,本應好笑的畫面,在主人周身氣質籠罩下,又顯得和諧起來。
“在想案子?”
閔學沒回應這句廢話,反問到,“你應該也覺得這案子,有些奇怪吧?”
不等史密斯回應,閔學繼續說道,“從三起案件來看,我們這次要找的殺手,應該是個有組織的連環殺手。”
“他會選擇受害者,會計劃追蹤,自帶兇器,殺人與處理尸體,拋尸...這一切都說明他是個有組織的連環殺手。”
“可是他的某些行徑,又與此相悖。”
史密斯探員接口道,“間隔期如此短暫的頻繁殺人,跨地域如此大的作案,再加上受害人的類型差異...這確實與我們以往碰到的有組織連環殺手不太相似。”
“但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個體,并非所有連環殺手都會遵循一定的規律,這也是為什么需要我們側寫師根據不同案件進行差別分析的原因。”
史密斯探員看來肯定也做過教育培訓工作,口吻極像人生導師。
閔學微一聳肩,并不否認史密斯的論點。
這案子他雖然覺得怪異,但光坐在這里干想,恐怕很難想出個所以然來。
在死者身份沒確定之前,凱特的法子不失為當前最直接有效的,閔學決定也去幫幫忙。
時間過去了一天了,也不知道那一百來號人凱特他們排查的怎么樣了。
閔學剛站起身,就見凱特拿著一份檔案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查到了一名嫌疑人,你們看。”
史密斯一把接過檔案,“杰伊?一名記者?這個人應該不在我們給出的那份名單里吧?”
沒錯,根據側寫,兇手的年齡應該在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而杰伊才二十五歲,很顯然不符合他們的側寫。
凱特表情篤定的解釋道,“根據你們給出的名單,我們洛城警局加派人手分組進行了跟進,但是毫無收獲,直到在與一名嫌疑人進行交談時,他的一名同事杰伊神色有異,所以才進入了我們的視線。”
“經過調查,這位杰伊案發期間正巧在紐約出差,而紐約與新澤西州,只隔著一條河,來回只要個把小時,即便河谷偏遠,半天時間卻也足夠,完全有犯案的可能。”
史密斯已經翻看完畢了檔案,將之遞給閔學,“除了年齡對不上號,其他背景資料也與側寫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