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學用了數天零碎的休息時間,加急趕工,把早已想好的曲子做了出來。
還好腦中有成品,丫干這個搬運工的活兒又早已駕輕就熟,且曲目數量雖多,時長卻都不長,終于成功搞定。
趁著午休時間,閔學電話聯系上了身處北河某影視基地的包枚包導。
電話一接通,閔學就聽到了對方在那邊朝什么人咆哮著。
“哎喲喂,包導,什么事兒發這么大火,容易傷身吶,”閔學語氣輕松的玩笑道。
包枚這才將怒氣稍斂,“嗨,別提了!”
這個開場,莫名耳熟是怎么回事?
包枚可不管閔學這邊怎么想的,自顧自繼續道,“這些個明星啊,都覺著自己是個腕兒了,每天斗來斗去的,我都看厭了!”
“你說誰先出場不是出啊?臺詞多幾句少幾句有那么大關系嗎?”
“今天這個甩臉子,明天那個要挾罷工,真當我是好欺負的嗎?”
“......”
包枚開啟了全面吐槽模式,完全停不下來。
“不能夠吧?”閔學好不容易逮了個空說道,“什么明星敢在您手下耍大牌?”
要知道包枚的名氣也許算不上大,卻代表著央視啊。
包枚冷哼一聲,“無非仗著自己資格老,名氣大唄,其實我倒寧愿他們明著來,可這些人聰明著吶,偏偏都喜歡暗地里偷偷耍手段,讓你明知有問題卻又無話可說。”
原來如此,包枚不能找這些人發脾氣,只好逮著手下的錯處往死里罵,宣泄一番了。
可憐的出氣筒們,阿門。
不過經包枚這么一說,倒是讓閔學對她手上這個節目的認識更深了,連包枚都不能明著“教育”的明星們,那確實應該稱得上大腕級人物了。
再加上之前看過的節目形式和部分樣片,有品質有話題,火的潛質已經具備。
當然,閔學更看重的還是這檔節目的內涵,可以讓更多人了解華夏上下五千年的傳承。
發泄一通滿足了訴說**的包枚似乎感覺好多了,語氣恢復了往日的明朗。
“嗨,我和你說這些干嘛,對了,你是為了配樂那事兒吧?”
“我可和你說,節目組已經選定了很多影視插曲,甚至一些古風游戲的背景音樂也俱入選,這些都是經過時間沉淀和檢驗的樂曲。”
“還有不少藝術家也有作品送到,比不得那些經典,但質量有很多還是不錯的...”
包枚說這些的意思很明白,你小子要是沒好貨,可別拿出來獻丑了!用一般的東西在這節目里根本忽悠不過去!
這些都在閔學預料內,如此宏大場面,表現華夏上下五千年的節目,用到的配樂自然絕不在少數。
不同朝代,不同時期,不同季節,不同場景,不同人物...
每段配樂的需求各不相同,閔學從未想過要一手包辦,也沒有人能一手包辦。
那么如何在一眾經過市場檢驗的經典配樂和眾多藝術家作品中脫穎而出呢?
想必僅憑閔學如今的名氣還不足以登頂,甚至說在這種場合,娛樂圈里的名頭基本不管用。
“競爭激烈啊!”閔學感嘆。
然而包枚一點都沒聽出這小子有心理上的壓力,實際上也確實沒有。
因為對此狀況,閔學早有應對方案,而且他對腦中閃現的這些音樂品質也沒有懷疑。
“小伙子可以啊,那我就靜候佳音了。”
包枚不覺得閔學的口氣有何不妥,以閔學的實力和此刻的名頭,沒有這個自信才是更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