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太難了!”
將繩子送到陸曼彤那里后,對方看后直搖頭。
相比于尸身上用于捆綁石頭已經不成樣子的繩子,從水下找到的這幾根雖然品相稍好,也著實好的有限。
要想從上面提取有效信息,正如陸曼彤所言,難,真得難!
陸曼彤到底還很年輕,對法醫學領域內的一些知識還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
其實陸妹子做不到的這一點,閔學倒是有些想法,只是即便說出來大家也不能信吶。
你一個搞一線刑偵工作的刑警,來搞物證檢驗能比專業的法醫還牛逼?
你咋不上天呢!
好在閔學也不一定非要上手不可,刑總不止一個法醫,陸曼彤做不到的,不代表其他法醫也做不到。
碰上疑難問題,陸曼彤主動請來了市局的首席法醫黃識。
然而即便從事法醫工作數十載,面對著眼前的繩索,黃識還是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我只能說,嘗試一下,不敢確保結果。”
能嘗試終究比無從下手強,而且出于國人保守的觀念,黃識這種說法代表成功率應該不算很低。
陸曼彤聞言露出了欽佩的目光,并主動要求充當助手。
黃識沒有拒絕,他也不是那種敝帚自珍的人。
法醫資源本就匱乏,黃識常感分身乏術,如果能培養出更多優秀后輩,何樂而不為?
在關進實驗室一天一夜再出來時,黃識的眉頭稍稍舒展,看來成果不錯。
果然,黃識對著聞訊趕來的閔學道,“我和小陸從其中一根繩索上,成功提取到少量皮膚碎屑,還有幾個指紋。”
皮膚?
指紋?
閔學聞言眼睛一亮,這倒真是意外之喜吶。已經比他預計的結果好得多,沒想到一根小小的繩索,竟暗藏了如此多的信息!
有了這些線索,兇手還不躍然紙上?
一旁陪同的陸曼彤見狀打擊道,“你也別高興的太早,我這里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個?”
“......”
這個句式...
話說妹子平常還有時間看電視?看來工作不是很忙吶!
吐槽歸吐槽,閔學還是順著說了下去,“最近壞消息太多,先聽好的吧。”
的確,該案前期充斥著各種不合常理,讓人頭大。
后面又接連打撈出一大一小兩具讓人不忍直視的尸體,整個小組好似都充斥在負面情緒之中,無怪閔學想要聽點好消息了。
陸曼彤聞言拿出一張印有指紋的紙張遞給閔學。
“好消息是,繩索上提取出的幾個指紋的主人我們找到了,正是熊飛宇!”
!
還有比這更好的消息嗎?
這豈不是說,警方已經有了指向性證據?!
熊飛宇他就是兇手無疑啊!
當然這只是那么一說,閔學可沒這么樂觀,他又沒失憶,不會忘記陸曼彤那邊還有個壞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