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古裝劇這種東西,首先扮相就是個關卡。有些明星明明現代裝束很是帥氣,但一切換古裝模式就尷尬無比,讓人分分鐘出戲。
歐燦就有幾分這個意思,實在無法想象其穿著長袍披著長發的樣子。
閔學微一聳肩,“愛莫能助。”
精于揣測人心的閔學,即便沒有刻意去琢磨,也能輕易看出對面之人之所以半夜獨酌,問題并不在此。
回答的如此輕松,不過是因為二人均知道這只是玩笑之言。
“好吧好吧,其實只是今夜,我忽然覺得之前一直堅持的某件事有些沒勁,念頭不通達了而已,”歐燦含混的給出了一個答案。
這答案看似隨口敷衍,實則比之前的“形象固定”問題,要真實的多。
說到一直堅持的事,從歐燦的經歷來看,那不就是拍電影嗎?
難道這家伙真的因為電影的事情遭受了啥打擊?
娛樂圈的事情,很多時候真是說不清楚,水太深了。
但這也只是個猜測,閔學沒瞎勸,舉杯再飲,“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于是閔學如愿以償的得到了一個字的回應,“酸!”
得以“報復”成功的歐燦,看來念頭通達了不少,喝起酒來的姿勢都瀟灑了幾分,話匣子也打了開來。
“閔啊,你好歹也是咱《眉公河行動》的編劇和動作指導,怎么就沒見你關心關心什么時候上映呢?”
“哦,什么時間?”
閔學不咸不淡的聲音讓歐燦頓時沒了賣關子的興趣,“好吧好吧,本來是打算盡快上映的,不過后來考慮到影片題材等因素,準備放在國慶檔。”
國慶檔?
那不是還有小半年,早著嘞。
“哦,知道了。”
倒不是閔學不關心,再怎么說,這個電影他也花費了不少心思,還隨隊拍攝了那么久。
期間發生的各種事情,更是讓他與這個劇組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但是表達關心的方式有很多嘛,不必都表現在面兒上。
不過這種語氣在歐燦聽來,與“朕已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實在有種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嫌疑。
“也是,以你現在的名頭,已經用不著編劇這個行當的加持,”歐燦又想了想,自覺好笑。
閔學此刻在華夏的知名度已不必再提,著實不需再來個金牌編劇名頭的加持。
不過很多人似乎并沒有意識到他的這個身份,可能與編劇在國內的地位實在一言難盡有關吧。
閔學聞言可沒假惺惺的客氣,揶揄一笑,“怎么不需要?有了這個名頭,也許好多大明星都得自動求上門呢。”
此言非虛,好本子一本難求。
不重視是一回事,但對其強烈的需求又是另一回事,這就是該行業國內發展現狀的矛盾之處了。
這話讓歐燦眼睛一亮,“怎么,你手里還有好本子?”
呃...
這廝這會兒倒是思維挺敏捷的,閔學本還沒往這方面想。不過歐燦這么一說,他倒真想起來一個本子,或者說是一個系列?
《無間道》三部曲!
這玩意兒閔學到手有段時間了,卻一直沒什么好門路。
一個本子,不同的導演拍攝出的風格一定不同。
閔學他也不想自己隨意的選擇,把這一個系列的片子給毀了。
但丫又不混影視圈,一時間確實想不到哪個導演比較適合。
這么說來,眼前倒是有個咨詢的好機會好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