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學沉吟開口,“再可怕的罪犯,也不可能不留下一絲破綻,每多犯案一起,留下的線索就多幾分,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其實不用閔學說,關弘濟也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只是將近兩年沒逮到人,還讓其再一次成功犯案,強大如關弘濟內心也不是個滋味。
沒有一定要親自將其抓捕歸案的執念,因為刑偵工作從不是個人英雄主義逞強的地方。
讓這個每每出人意料的小子了解案情,關弘濟的目的非常明確。
既然嫌犯不按套路出牌,自然要有個更“天馬行空”的警察來制止!
雖然關弘濟有二十多年的辦案經驗,但有時候經驗這種東西,受縛于各種條條框框,難免會有一定局限。
當然不是說天馬行空就一定比條條框框好,只能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吧。
而且天馬行空很多時候也要建立在條條框框之上,才能有其合理性。
大背景了解完畢,閔學和關弘濟二人不由得再次把目光放回了土坑內。
若說什么是通往兇手最近的地方,這里就是了!
一般來說,一起命案發生的時間越短,留下的線索也就越多,警方也就越容易還原事實。
坑中女尸死亡時間不到四十八小時,可以說時間相當有利,如果能快速查證其身份,再通過其日常軌跡進行調查,也許就能圈出嫌疑人!
當然這只是最理想的狀態,警方現在連第一步都還沒有完成。
也就是說,女尸的身份還沒辦法確認!
著裝暴露,某種程度上也就意味著沒有可以裝東西的地方,身份證雖小,但一般也不會貼身攜帶,多半會放置在包中。
可土坑內除了尸首,干干凈凈,什么其他東西都沒有。
包括指紋、皮屑,抑或受侵犯的痕跡,沒有,什么都沒有!
這很正常,如果“剝皮手”連這點都做不到,恐怕也沒辦法逍遙法外那么久。
根據其穿著打扮推測,警方先大批量走訪調查了某些活動場所,在這些地方工作的小姐姐們屬于高危人群。
然而幾次行動過后,掃黃打非工作倒是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說到查找尸源,那還真是一籌莫展。
倒是有些“失蹤人口”,但經過查證多半是換了“工作地”,還有一些是回了老家,而土坑女尸并不在此列。
難道是方向錯了?
其實衣著暴露這一條件,在當今年代,并不足以說明什么問題。
魔都這地界,時尚人群海了去,什么裝扮都不足為奇。
可這樣一來,沒了方向的警方,查找起尸源來就更沒頭緒了。
指望從報失蹤的記錄里查到人?那只有一個詞語來形容,守株待兔。
畢竟誰都不知道被害人的親屬或是朋友,會不會報案?什么時候報案?
查不到尸源,案件就很難偵查下去,但工作卻還是要繼續做下去,因為這個世界的罪犯永遠不會只有一人。
比如說...
“你們不是匯報說滿林不是兇手,怎么又把他給抓回來了?”
剛剛回歸一大隊的閔學站在審訊室外,瞅著坐在內里的小年輕,一臉疑惑的問向一旁的曹小白陳辰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