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崔英博在新聞聯播中看到閔學是驚多于喜,那么閔學的粉絲差不多集體**了。
甭管是書粉群還是歌友群,此刻打招呼的方式都成了“今天看新聞聯播了嗎?”
“厲害了我的閔”更是成為了群內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
不論是粉絲,還是路人,對此事的第一印象都是,居然能上新聞聯播,牛逼大發了!
興奮過后,大家才會去想,哎?閔學究竟是因為啥事兒上了新聞?
等等,容我緩緩...
“五個一工程”?
不明覺厲。
精神文明建設?
好遙遠的詞匯,除了搞相關工作的,這詞匯多數人似乎只在從前的政治考試里用到過。
但其實這就夠了,足以讓大家對它的地位和重要性有個清醒的認識。
然而新聞是從宏觀層面對整個表彰座談會加以概括,回顧后大家發現...還是不知閔學因何參加啊!
好在這是網絡信息時代,不知道的事情,只需動動手指。
說到這,不得不佩服一下那些媒體工作者的嗅覺,新聞這才播出了幾分鐘啊,網上的消息已經鋪天蓋地。
“五個一工程獎頒布,獲獎代表閔學上臺發言。”
“一人承包五首曲目,閔學榮登新聞聯播!”
“厲害了我的閔,青年歌唱家閔學在新聞聯播中亮相!”
“......”
一時間,媒體們各顯神通,擬著不同的角度,竭力吸引粉絲和吃瓜眾的眼球,瘋狂爭搶著流量。
眾所周知,新聞聯播是一檔十分嚴肅正經的節目,很少會播出與娛樂相關的消息。
當然,“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肯定算不得娛樂新聞,但能在其中看到大家津津樂道卻又與節目本該毫不相干的面孔,還是有著炸裂性效果。
“有和我一樣跪著看新聞的兄弟嗎?沒有的話我一會兒再問一遍。”
“臥槽,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閔學出品的歌曲數量和質量都高得嚇人!”
“樓上真是一聲‘臥槽’行天下吶,不過說的倒沒錯,統共十首獲獎歌曲,閔大的名字占了五個,這架勢...就不怕被其他五名歌手聯手砍死嗎?”
“呵呵呵太天真了,襲警可是重罪!所以我到底想說什么?...”
“閔大我愛你,你是最棒噠!”
“十分好奇樓上如果是個摳腳大漢,閔學會不會后悔出現在新聞聯播上...”
嗯?
話題討論好像發展到了一個奇怪的方向上?
算了,網絡上本就諸多妖魔,出來什么鬼怪都不稀奇。
反正這幾秒鐘的時間,讓閔學又迅速在全國觀眾面前刷了一回臉,其速度之迅捷,覆蓋率之廣泛,依托于七點檔節目,恐怕是前所未有。
康輝就是這樣一個此前對閔學無感,看了新聞后被再次安利,從而升起好奇心眾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