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將近一個小時,閔學到達案發現場附近。
如何進去卻成了個大難題。
不是環境險惡,案發地在一個極富生活氣息的居民小區周邊菜市場內,現在已經被圍的里三層外三層,連附近的馬路都堵了。
聽說出了人命案,周圍買菜的遛彎的老爺子老太太大叔大媽們,打了雞血一樣的圍了上去。
直接看死人或許好些人不敢,但關于為啥有人被殺的各種小道消息,口口相傳下,已經十分離奇了。
警方的警戒線也只能將最內層隔離出來,對于不斷圍上去的人群卻沒啥好辦法,只能任其圍觀。
所以閔學現在的難題就是,要把車停在一個街區外,還要步行擠過這些層人群,才能到達最內圈現場。
探討一下,光天化日下,這種情況不被認出的可能性有多大?
壓了壓帽檐,閔學頭一次覺著自己又想上一線,又想避免這種情況的話,確實應該考慮換一個環境。
比如連泰提的那個部門就比較符合條件,專門針對全國性的大案,本就不太可能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也就不太可能出現這種被圍,進而引起不可控因素的狀況。
偵辦個案件,還要考慮人氣過高引發現場騷動什么的,也是全國獨一份了。
“不好意思。”
“請讓讓。”
一路抱歉,目不斜視。
可能得益于這個上學上班的時間段圍觀眾年齡段偏大,而且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傳遞”信息中,閔學擠過人墻的過程還算順利。
不過這一路下來,關于這起兇殺案,閔學已經聽了不下四個版本了。
什么情殺、仇殺,各種曲折離奇。
綜合以上信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死者是菜市場內一家賣烤鴨的攤位店主,也只有這一點在各個版本中都相同。
“別擠!”
“大家注意安全。”
警戒線旁,一個負責維持秩序的制服小警察滿頭大汗,他倒沒想著驅散人群,因為這著實不太可能。
好在離接孩子放學的時間近了,估摸著一會兒就算得不著信兒,好些人也得自行散去。
想到這里的制服小警察,暗暗松了口氣,可還沒等這口氣喘勻了,就發現有個鴨舌帽掀起警戒線往里闖。
“哎?這不能進!”
制服小警察急了,幾步沖了上去。
真有膽大不要命的,這要是大家都效仿,現場豈不是亂了套!
可還不等他出手阻攔,那個闖進來的鴨舌帽一把摟了過來,拖著他的肩膀一起往菜市場內走去。
“你你你,再不停下來我就喊人了!”
制服小警察掙扎了幾下,卻像被鐵箍住了似得,力量對比懸殊,只有求救一途。
“甭喊了,我是刑總一大隊的,來查案。”
被攔的當然是閔學,他現在哪敢停,剛才擠進來時,已經有好幾個大爺大媽用懷疑的目光往鴨舌帽下打量了。
這可不稀奇,誰讓他還有個“中老年之友”的稱號來著,而且這類人群看央視的概率蠻高,絕不會對他這張臉陌生。
雖然沒看著臉,但聽到“刑總一大隊”五個字,制服小警察就確定了是自己人,放棄了掙扎。
因為他知道,里面負責偵辦此案件的,正是一大隊的,一般老百姓可沒地兒知道這信息來冒充。
閔學順勢松開了小警察的肩膀拍了拍,抬起帽檐用目光左右巡視了現場環境后,向熟食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