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伊曉,死了,別破壞現場。”
別看米書蘭打壓伊曉的時候沒有半分心慈手軟,但到底做不到無視一條生命的逝去,夏初亦然。
得到這個答案,再看如一塊破布般毫無聲息慘死的伊曉,二人表情俱都復雜起來。
這個可恨又可憐的女人,終究沒得善終。
“你還沒走?”聽筒對面的寇天晴聽到這邊的對話,恨不能飛過來拽著閔學馬上跑路。
閔學沒回應,而是繼續環視著現場。
為什么要走?難道一個匿名報警電話,就能將他定性為殺人兇手?
那也太小看警方,也太小看他了。
洛卡爾物質交換定律告訴我們,犯罪行為人只要實施犯罪行為,必然會在犯罪現場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被侵害客體及其周圍環境,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遺留下痕跡。
所以閔學不信這房間里,找不到真兇留下的蛛絲馬跡。
“閔學,這是個預謀已久,專門針對你的行動,警察已經到達大廈門口,再不走就真晚了!”寇天晴提醒的語氣變得十分正式。
閔學聞言終于走到窗口往下看了看,十六層樓的高度看向地面視野清晰,確實有幾輛警車急速沖到停了下來。
“我記得樓道有監控,”閔學走回,翻了翻伊曉隨身攜帶掉落地面的小坤包道。
寇天晴都快急得蹦起來了,“你覺得兇手會在監控里留下痕跡?你也太小看你的對手了!”
閔學有一瞬間的沉默,當警察久了,考慮問題的角度會不自覺從正向出發。
此刻,如果監控無用的話,從一般人角度來看,他確實不太說的清楚。
因為這個房間里,包括伊曉身上,都有閔學留下的痕跡。
甚至于有心的話,那把明晃晃插在伊曉后心的水果刀上,說不定也有“驚喜”。
而且再細想下去,閔學連殺人動機都不缺,畢竟他和伊曉的關系實在稱不上愉快。
“我能找出真兇,”在眾多不利因素下,閔學依然有著強大的自信。
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經年累月諸多案件破獲下來的積累。
“在你進去后?”寇天晴一針見血。
作為嫌犯,你要怎么查自己的案子?在看守所靠做夢查?
閔學再度默了默。
幾句簡單的對話,卻讓米書蘭和夏初瞬間明白了眼前的事態。
“有人陷害你?”二人異口同聲驚問。
所以電話對面那個隱隱傳來的女聲是誰?為什么要勸閔學逃跑?
“不能跑,那樣你就更說不清楚了,師兄,你比我更清楚相關法律規定,也更應該相信法律和你的同事,他們一定能為你查明真相,”夏初迅速出聲。
米書蘭也和夏初站在了統一戰線,“你放心,我和龔叔叔有幾面之緣,一定不會讓你受到不公對待,尤大律我也很熟,這就請他出馬。”
米總口中的龔叔叔,恐怕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市局一哥,而尤大律,則是魔都首屈一指的刑辯律師。
很好,現在跑路還是留下的局面是一比二。
即便寇天晴沒在場,但三個女人堅定各自信仰的迥異眼神閔學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出。
警察已經進了大廈,恐怕正兵分兩路,一路電梯一路樓梯火速而來。
跑路秒變逃犯,不跑路又只有坐班房等待調查。
怎么選?
拖拖拉拉從不是閔學的風格,對著手機靜默了片刻,他心底已經有了抉擇。
掛掉電話,閔學走到米書蘭和夏初面前。
還不等二人松一口氣,就聽閔學道,“抱歉,我還是習慣于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
話畢,閔學沒有再看二人,身影迅速消失于樓道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