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
閔學一身黑色西裝亮相,精神飽滿意氣風發,一開口便引起全場雷鳴般的掌聲。
臺下老兩口紅光滿面,一臉“瞧,這是我兒子”的自豪感。
“國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國以和矗立,國是榮譽的屹立,家是幸福的洋溢...”
典型的主旋律愛國歌曲,以民謠風格為基調,緊扣時代的脈搏,以其恢弘的音樂、平實的歌詞道出了國與家的深厚情感,展現了國的強大與家的祥和。
好吧好吧,我們不這么官方,這歌雖然一聽就知道又是首紅歌,但難得是旋律流暢,便于記憶傳唱。
副歌僅僅重復了兩遍后,現場已經有不少人跟著提詞器哼唱起來。
一首從未面過世的新歌,能引起這樣的場面,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尤其是早早得到消息,知道閔學會在春晚出現的粉絲們,已經在手機電腦前刷起了屏。
“bgm響起,非戰斗人員迅速撤離!”
“啊啊啊閔神出場了,西服控,花癡.jpg...”
“果然是首主旋律,就不敢讓閔大來首流行曲目嗎?”
“醒醒,這是春晚,流行歌曲充其量點綴作用。”
“閔大出品的紅歌意外的首首都不讓人反感,真tm見鬼!”
“也算是出了首新歌吧,等的心力憔悴...”
“哈哈哈,貧道掐指一算,閔神這是又預定了下一屆的五個一工程獎啊!”
“......”
這話沒人反駁。
“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我愛我...國家!”
最后一句,完成了整首歌的精神升華,掌聲中閔學謝場下臺,但歌曲的旋律還在每個人腦海里晃悠著,它向世人證明,主旋律歌曲也一樣可以很流行。
“閔老師。”
“閔老師。”
后臺不斷有人朝閔學打著招呼,這首歌似乎再次提醒了他們,無論外界如何紛擾,有諸多作品加身,閔學依舊是那個閔學。
“閔老師”三字已經不是一種客氣的稱呼,而是真的在表達敬意。
寵辱不驚?
反正閔學確實沒多大感想,有人招呼就客氣的回應,然后回到座位陪二老看完了剩下的節目。
看得出,雷景輝確實盡力了,有不少強烈的個人風格在晚會中展現,但春晚注定回不到從前。
大年初一,一家三口沒在京城過年,當然也沒回魔都,而是連夜打了個“飛的”去了南半球。
一覺醒來,閔學帶著父母來到了正處于夏季的袋鼠國。
袋鼠國的自然風景向來世界聞名,尤其對于不差錢的閔豪一家來說。
從西尼至黃金海岸,自布里斯班到凱恩斯,在考夫斯港雨林中的高爾夫球場揮桿,在孤島海洋公園潛水,和五顏六色的魚類一同游泳,在邦迪沙灘享受燦爛的陽光。
各類新鮮到爆的海鮮自不必多提,還有西尼歌劇院、圣瑪麗大教堂等等人文景觀同樣不容錯過。
總之一句話,不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