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括這才謝過元瓊,跟在崔太后和元瓊的身后,逐一落席。
因先帝駕崩還沒有出一月,晚膳簡樸量少,沒有葷腥。
元瓊的胃口大病初愈,胃口并不是很好,只用了一小碗粥,便停下了筷子。
崔太后和崔括見狀,也不再繼續用餐,停下了筷子。
不得不說,拋開實際的情況以及謝旻的囑咐,崔氏兄妹二人表明上毫無跋扈之色,對元瓊并無不敬,表面上的功夫做的天衣無縫。
這樣的外戚只怕是更加難纏,元瓊心中提高了對二人的警惕。
崔太后面露心疼之色,道:“等喪期過了,陛下可得好好補補身子,吃這么點如何有精力治理國家。”
元瓊微笑著點頭,心想我也沒有操心國事的機會。
不談崔家對于皇后的掌控,先帝一共任命了五位顧命大臣,共同協理新帝處理國事。分別是戶部尚書崔括,太傅陰世安,吏部尚書楊器,鎮國公李定遠以及擔任宗正府宗正的趙王。說是協理,但其實元瓊自登基之后并沒有接觸過一件朝政。理由為陛下病久未愈,且年紀尚小,不宜親政。
正是因為如此,元瓊不僅對名義上慈愛實際上掌握整個宮廷的崔家懷有警惕之心,同樣也對把持著朝政的各個大臣沒有好感。場面話誰都會說,但身為一國之君半點權勢都沒有,實在是讓元瓊如鯁在喉,她深諳距離自己掌控局勢、保全性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如今,第一個阻礙出現了,崔家。
元瓊面色悵惘,對著崔太后說道,“母后,我這兩天,天天做著周王要殺我的噩夢….聽說周王被關進了牢里…..不知最后是什么處置?若是再來一次…..我..我的性命….”
元瓊的眼中適時的露出了害怕與惶恐。
崔太后連忙安撫道:“陛下放心,周王罪同謀逆,死罪難逃,如今大理寺和兵部只是在爭論是否要禍及家人。”
崔太后瞥了一眼崔括,崔括垂下眼簾,不動聲色。
元瓊驚慌之色不減,繼續憂心忡忡道:“如今太傅重傷未愈…..我也見到不到我的母族,如今在宮中,只有母后和舅舅可以幫我….”
元瓊看向崔太后和崔括,語氣中流露出哀求之意:“那些外臣們把持著朝政,久久不歸還于我,不知道還在謀劃些什么心思…..還請母后和舅舅幫我重奪大權!我日后必會重重感謝崔家!”
說完,元瓊垂下了頭,無助之至。
崔括眼中精光一閃,抬眼示意了一下崔太后。
崔太后顯然沒想到元瓊會這么直接,皺了皺眉頭,掃了一眼周圍的下人:
“你們先退下吧。”
四周的宮女太監聽到了這話如釋重負,快步走出了宮殿。
只有徐欽一動未動,陛下說過,除了她的命令誰指使也沒用。
瞧這可憐的小姑娘,明明是一國之君,卻要對著一個不是生母的女子和臣子低聲下氣,真是國之悲哀!
元瓊察覺到了徐欽還在身旁,心中一陣寬慰,但還是開口道:“徐欽,你也出去吧,我與母后和舅舅要說一些體己話。”
徐欽眼中流露出不忍之色,但還是遵從元瓊的命令,走了出去。
崔括見殿內再無第四人,醞釀了片刻,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