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括扶額,“可咱們也沒有更好的人選了....周王的母親勢力不在京中,雖然周王乖張不堪為帝,但勝在好控制,崔家也必然會保護你在宮中安然無恙.......罷了,周王既已兵敗,說這些沒用了。”
“對了,小皇帝你覺得怎么樣?”崔太后見崔括不再追究,松了口氣。
“不一樣了,警醒了,也有了自己的心思,如果她真的和以前一樣,就不會拒絕我提議讓王怡當她的老師,也不會這么刻意的表現出對謝旻的思慕之情。”崔括一凜,神色幽深。
“我是察覺到了她的變化,若是她真的無能,先帝也不會一直把她留在宮中親自教誨。”崔太后玩味地笑著。
“不過她對謝旻的事我倒覺得一半一半,或許有那么些許的兒女情長的想法,但咱們也可以肯定的是,其中皇帝必然也和謝旻有了一些咱們不知道的聯系。”
“嗯,紫宸殿那邊的事,你還得仔細盯著些,讓文鴛和劉通仔細記著她的言行,總會有些蛛絲馬跡。”崔括點點頭。
“當然,你也不要表現的太過強勢,如今在周王的事徹底平定下來之前,咱們和小皇帝的關系還是不要太過于緊張,以免被別人鉆了空子。”崔括叮囑道。
崔太后不滿道,“你讓我對一個小姑娘低聲下氣,我也做不來,況且哥哥你不是說不會讓她一直坐在這個位子上嗎?”
崔括嘆了口氣,對這個妹妹充滿了無奈,“起碼面子上不要太咄咄逼人,你也看到了,皇帝正在迅速的成長,咱們還是萬事須小心,沒聽過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不過周王若是真的倒了,恐怕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了。”崔括想到這里,腦袋又微微有些痛。
崔太后沉吟片刻,試探著問崔括道:“吳王呢?”
“吳王?海洲那位?”崔括搖了搖頭,“恐怕其他人不會同意的,而且我聽說吳王一脈像來不似其他藩王一樣整天花天酒地,反而精心治理海洲,深受百姓擁戴,這種人怕是不太好控制。”
“恰恰是不太好控制,心中存著的那種心思可能才更多,也好一挑撥,才能顛覆了這小皇帝。”
“這都是病秧子欠我們崔家的。”崔太后的眼神透露著恨意。
“再說吧,吳王那邊我還沒有仔細想過,此事還需得細細謀劃。”崔括沒有受崔太后的影響,覺得此事還是得謹慎考慮。
“好吧,如今天色也不晚了,哥哥還是早日出宮。”崔太后繼續叮囑道,“周王既以再無起復的希望,哥哥還需處理好收尾,打點打點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早日把那禍害處理掉為妙。”
“嗯。”崔括不再耽擱,也明白還需要很多事情要處理,便迅速出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