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
青黛站在元瓊的身后,靜靜地看著元瓊專心致志的看著書。
跟了元瓊三天,最大的感觸就是,元瓊實在是太安靜了。
如果沒有事,絕對不會和別人聊天;就算是偶爾傳別人說說話,也似乎在有意無意間的打探消息。
安靜的有些可怕了,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哪個不是天天想著些衣裳、花兒啊什么的。
青黛從背后只能看見元瓊挺的筆直的背和纖細的脖子,悄無聲息的嘆了口氣。
元瓊最近正在迫切地補讀一些這個世界的著作,先人的經驗對她一個小白來說總是不嫌少的。
元瓊正在看的書是《劉子》,講的是關于一名文人自己的政治主張。
“君子聰達亮于聞前,明鑒出于意表。不以名實眩惑,不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華.......[1]”
元瓊若有思索。
丹朱急匆匆地走了進來,道:“陛下,禮部侍郎求見。”
元瓊放下書,“宣吧。”
不多時,一名官員低著頭走了進來。
“給這位大人賜座。”元瓊轉頭朝丹朱吩咐道。
“謝陛下。”禮部侍郎坐下,面上浮現出感激的神色。
“不知侍郎來找朕所謂何事?”元瓊好奇道。
這還是第一次有外臣來找他,按理說有事都是直接傳到顧命大臣或慈寧宮那邊去的。
禮部侍郎開門見山,從袖子中掏出一本折子,恭敬道:
“這是自前日早朝后禮部商量的有關三位大人教導陛下的有關事宜,以及對于選秀的初步安排。諸位顧命大臣看過之后,吩咐臣來給陛下看一下,讓陛下心理稍微有個數。”
元瓊心中一喜,這算是上次早朝之后被認可的反饋嗎?
青黛拿過折子遞給了元瓊,元瓊展開折子,細細觀看。
元瓊念道,“三位大人輪流每日午后教導兩個時辰,地點在得一閣.......”
得一閣是太祖建國之后特地設立的藏書的地方,以往皇子公主尚住在宮中時也是在那里接受教育。得一閣經過幾代積累藏典無數,是個好地方。
禮部侍郎小心翼翼地接過話說,“本來禮部擬定的地點是在紫宸殿,崔大人說紫宸殿距離內宮太近,外臣進來不大合適,于是就改在了得一閣。”
元瓊點了點頭,只要能見到外臣,其實在哪里也都無所謂。再說,這朝中上下就沒有一個外臣比崔括進宮進的更頻繁了。
如此,老師的事情就定下了。她慢慢地可以接觸官員,也能學到許多東西,以后會越來越好。
想到這里,元瓊就精神一振,嘴角帶起了笑意,繼續往下看選秀有關的事宜。
元瓊迅速掃完,發現所有選秀的規章制度和以前比只是改了一個性別而已。
元瓊不禁疑惑,這就不怕引起別的矛盾嗎?
元瓊組織了一下語言,問禮部侍郎:
“朕看這選秀與以往似乎并無什么變動,恐怕不會有人將本來好生讀書著的子孫送到宮里來。”
禮部侍郎恭敬地回答:
“這個問題禮部也認真商討過,禮部和諸位顧命大臣都認為陛下雖為女子,但更是皇帝,在這宮中,陛下就是天,理應如此選拔;至于人數的問題,”
禮部侍郎頓了頓,有些話不能放在明面上說,他隱晦的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