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的研究院星艦之上,研究員們圍著最新得出的報告,一陣唏噓。
“難了。”
“按照這個趨勢,新種,怕是很快就會從弗倫娜星系消失。”
有研究員痛心疾首。
多樣化的基因有助于豐富弗倫娜星系的生物基因庫,是隱形的知識財富。
不知道哪一天,某種生物就可以在研究實驗中派上用場,甚至成為他們的研究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所以,對于每一種生物基因,基本上,研究員們都是抱著可持續發展的心態對待。
“這里是上萬種外星植物啊!”
外星系的植物,比本土的植物更為珍貴。
本土的植物研究資料齊全,憑借他們的技術發展,重現,或有可能。
外星系的植物,或許他們的有生之年,能見到的,就只有這一批了。
研究這些外星植物的習性,用途等都需要時間,而現在,他們缺的就是時間。
這上萬種外星植物,就要全部在他們面前消亡了嗎?
想到這里,他們的心更痛了。
D1389星球上的植物,基因在崩潰,一代不如一代。
缺陷基因,隨著子代的繁衍,缺陷愈發擴大。
這個結果被呈上研究院的院長桌面上。一聲令下,儲備外星植物的樣本庫,又被擴建了。
有人堅持基因崩潰論,也有的人堅持相信,這是地球植物在適應弗倫娜星系的環境,自行進行的生物演化。
“只不過是演化的結果比較極端而已。”
有研究員宣稱。
確實非常極端。
在研究院星艦上的實驗室里,關于地球植物子代繁衍的基因變化研究一直沒有停止。
培育出來的幼株,全部沒有撐到成年體,都因為各種基因缺陷半路枯萎,失去生機。
這些植株的演化方向,就現在來看,是一直在往滅絕的方向走。
連嚴苛的實驗室條件,都沒能夠成功調到保證這些植株健康生長的環境來。
“又枯了。”
肩負著育種工作的沈星,雖然沒有弗倫娜星系人的提醒,但是隨著一批又一批的新種播下去,卻沒有一株長成的時候,也知道了種子出問題了。
“這已經是第四次播種了。”沈星喃喃自語道。
現在沈星的植培室內,只有五個培養艙在使用著。
最新的種子發的幼株,無一例外,某一天突然就不行了。
而前幾批次的收獲,她挑選出來的飽滿的種子,慢慢地,也有部分出了問題,成活率越來越低。
浮現在她腦海里面的,就是變異二字。
沈星知道在地球上的時候,這些植物的原本模樣。
登上太空之后,更是一路觀察這些植物身上發生的變異。
沈星握緊了手中拿著的工作日記本,幾天里不眠不休地盯著培養艙,臉色蒼白發青,眼下更是一片的濃黑。
【從葉片,根莖膨脹變大,到生長期縮短,現在,到了滅亡了的時候了嗎?】
【幸好,前面幾代的種子,還能長成。】
沈星暗自慶幸。
她點開智腦,寫下文字:“卡珀斯,我向你們申請弗倫娜星系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