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上將雖然心里在偷偷責罵造飛船的廠家,他的大部分心思,還是放在了設計構造圖上。
目光放到在船尾和乘客所在的主船艙之間,真的看見有一處標明是一道厚墻的地方。
“有隔離墻在,這下不怕船尾掉了。”
主要是怕掉了飛船船尾,待在主船艙的人會直接暴露在太空之中,被黑洞的吸力拉走。
要營救的人都待在飛船船艙里面,這樣,星艦直接拉整個飛船出來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飛船不幸地漏了個洞,里面的人散在太空里,他們可沒有把握把每個人都撈起來。
更何況單個個體的重量輕,被往黑洞方向拉的速度也會比笨重的飛船拉走的速度快。
“對一下裂口的位置。”
里約上將不放心地說道,視線投注到人群中幾個衣服胸口前別著一個小小的齒輪圖案徽章的人身上。
他害怕會有裂口貫穿那道墻體的位置。
術業有專攻。
要找出裂口對應構造圖上模型的位置,他這只會戰斗的半吊子,在專業人員面前,就不獻丑了。
研究院里面,研究員其實分工明確。
胸前別著的徽章證明著這個研究員的研究內容。
里約上將認得這個齒輪圖案的徽章,它代表的是研究器械類的研究員才能佩戴。
雖然他不認得這幾個研究員的臉,也不知道他們真實的研究對象究竟是武器,機器還是飛船星艦,但是,現在能進來這個房間的人,至少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哪怕他們不是研究這個飛船的,器械類之間有共通之處,比對這構造圖去按圖索驥,對于他們來說也不是什么難事。
聽到這個提醒,不止被里約上將的視線掃過的那幾個胸口別著齒輪圖案徽章的研究員行動起來,其余眾人也開始仔細比對0123號飛船上的裂口和飛船構造圖來。
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
更何況這些群眾還不是普通的群眾,而是多年浸淫在研究院里面的聰明人,對于同事們的研究對象,不說精通,也是偶有接觸,略知一二的。
很快,他們就比對完成了那幾道裂口的位置,發現都在那道用作隔離主船艙還有飛船尾部位置的墻后面,眾人紛紛松了一口氣。
“幸好,最靠近主船艙的那道裂口,也離那道墻有些距離。”
這些裂口,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沒有直接威脅到在主船艙里面的人的安全。
說話間,0123號飛船的尾部,在黑洞的吸力下,裂口擴大。
只見那播放著太空里的飛船情況的半張屏幕上,飛船尾部斷開,飛船也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突然向前滑動了一段距離。
“星艦駕駛室,星艦駕駛室!我是里約·朋·漢斯上將。”
里約上將打開智腦,直接使用內部頻道聯系上那兩艘星艦的駕駛室。
“現在星艦航速多少?能否再加快速度?”
如果星艦還可以加速,那盡快將飛船從藍色區域拉出來,免得夜長夢多。
“報告上將,現在已經是飛船能承受的最高速度,無法再加速。”
兩艘星艦的艦長,異口同聲地回答里約上將道。
兩個艦長也愁。
黑洞的吸力哪怕在影響范圍的邊緣也很大,剛才飛船的船尾被吸走的事情,他們也看到了。
星艦是還能加速,只是他們怕飛船承受不了加速。
現在飛船的船體已經破破爛爛了,這時候加速,無異于雪上加霜,一個控制不好,很可能就會船毀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