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夫人后背一涼,終于道:“我剛才真是被氣糊涂了。”
她想了想,又道:“我手上倒有個營生,不如讓她來管,只不過,這一年下來,不過也就三四百兩銀子,她怕是瞧不上。”
孫希道:“母親手里的營生,怎么好讓出來?母親有沒有想過,雖說眼下我們國公府圣眷正隆,賞賜豐厚,但隨之,開銷也在不斷增多。這兩年我抽空查看國公府的公賬,發現一年里田莊和鋪子收上來的銀兩,往往所剩無幾。這樣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
崔夫人嘆了口氣,道:“不瞞你說,這幾年已經算好的了,當今陛下還沒登基,是三皇子的時候,才是艱難。那時候,我們崔府,經常是入不敷出的,每年,少說有幾萬兩銀子的虧空。”
“那這虧空,后來怎么補上的?”孫希八卦之心頓起。
崔夫人搖搖頭道:“哪有全部補上?陛下登基后,我們家從龍之功,賞賜豐厚,才算填補了部分虧空。后來然兒又兩度立功,得的厚賞也都入了公賬。如此算下來,我們府上如今,少說還有幾萬兩銀子的虧空呢!”
孫希皺眉道:“如果是這樣,我們府上更該廣開財路了。”
崔夫人觀孫希神色,問道:“你好像有什么想法?”
孫希抿了抿嘴,道:“我之前查看過我們府里公賬上的鋪子,有古董店,綢緞莊,布行,當鋪以及雜貨店等。唯獨沒有像錦繡莊那樣的專門替人做時新衣裳的鋪子。希兒私下讓人打聽過,錦繡莊,一年的收益,竟能有五萬多兩,他們家的絲綢錦緞,有部分還是從我們的綢緞莊和布行進的貨。”
崔夫人頗感意外:“利潤竟這么豐厚?”
“希兒從小學習女紅刺繡,有一次我閑著無事繡了一幅福祿壽,讓抱竹以她的名義,拿到錦繡莊售賣,竟賣出了一百兩銀子的高價。”
“老板當時還追著抱竹討要更多的繡品,我自然是沒再給了。”
崔夫人道:“他們家還是從別的綢緞莊進布料和錦緞,我們若也開上這么一家店,那么就可以直接從自家的綢緞莊拿布料,那成本豈不是更低?”
“是啊,成本更低,利潤自然也就更高。而且,我們府上一年四季的衣裳,也都可以從我們自己開設的繡莊上定做,這又省下一大筆支出!”崔夫人猶豫道:“那這件事,崔姑媽……”
“我們將收益與她說了,繡莊也算她一份,如此我們幾人,以后還不更齊心協力搞好繡莊?大家拿了銀子,自然各生歡喜。以后家里,也更和睦些。”
崔夫人樂了:“嗯,如此甚好,一家人和睦,是最重要的。那這件事,你準備怎么與周氏說?”
孫希道:“母親,這件事可能要勞煩您,對周氏恩威并施!”
“怎么恩威并施?”
孫希輕聲附耳與崔夫人說了,她臉上慢慢露出笑容,最后道:“甚好。那你明日和她一道來寧禧堂,陪我演好這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