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都是人精,心里一下了然;皇帝與定國公府,在博弈,且目前看來,是各有憑恃,旗鼓相當。
崔然夫婦心里也一下確定了,定是皇帝授意長公主,務必請他們到府上參宴的。
看來,皇帝私蓄的暗衛首領的尸體,已被他們找到了。
想起那晚的狂風暴雨,崔然心想:匆忙之間,難道手下的洞挖得不夠深?尸體被雨水沖刷出來了?
幸而秦悅傷重昏迷的消息早已傳遍京城,皇帝心里可能還在猜想之中。
他大概以為暗衛首領處決秦悅的時候,才被崔然殺害,那么巖洞里的秘密,崔然還未必知曉。
糟糕,中計了,棋差一招,被皇帝詐了。
自己剛才就這么毫不客氣地頂回去。
皇帝這下可以確定了:他們已知道了巖洞里的秘密!
孫希惶然之下看向崔然,只見他神情淡淡,只默默撫著腰間的玉玨。
他一向都是要做重大決策的時候,才會有這個動作。
他想干什么?
她情急之下,目光直愣愣射向長公主,卻見她正笑盈盈的看著自己。
她比任何時候都要討厭這張笑臉。
她覺得這笑,像是一道催命符。
那么寧姐姐,她此刻又是扮演著什么角色?
剛才她在門外為自己解圍,顯然是沒有參與長公主和皇帝對他們夫婦倆的設計。
那么,難道,長公主因為她是自己的親姐,而對她有所防范,瞞住了一些事?
她覺得此刻,姿態還是不要過高,跟皇帝硬杠,對崔家沒什么好處:“臣婦小打小鬧,讓陛下見笑了。”
皇帝微微頷首,便看似不經意間,將這個話題岔開:“崔公,聽聞你偶得了米芾的《蜀素帖》?”
眾所周知,《蜀素帖》乃當世珍品,書寫于烏絲欄內,但氣勢絲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縱,用筆俊邁,提按轉折挑,曲盡變化。
齊國公笑著答道:“陛下若喜歡,老臣這就獻上。”
皇帝飲了口茶,語氣柔和:“君子不奪人所好,崔公素愛書帖名畫,還是自己留著欣賞吧。”
齊國公喜笑顏開,也不推辭:“謝陛下體恤,老臣也就這點愛好了。”
皇帝又朝孫河道:“孫愛卿最近辛苦,謝丞相上呈的《流民圖》和奏折朕已看過,孫愛卿實地考察,是否言過其實?”
孫希想起崔然之前跟他說過的話:陛下癡迷政斗,疏于江山社稷。
百姓之福祉,朝廷之實情,他全然不顧,他只懷疑這是謝丞相趁機弄權,故意將災情擴大,拿走國庫的銀子。
他美其名曰賑濟災民,實際上,是借此妖言惑眾,說革新改制導致災民增多,以此擾亂朝中正在觀望革新改制的貴族世家的心。
自去年開始,中原大旱,滴雨未降,農作物全部枯死。
農民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到處逃荒。
而皇帝卻罔顧民情,為了新法的順利施行,增加賦稅,充盈國庫,以顯示自己頒行的新法,是利國利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