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槿喬想起了前世的這些人。
王三郎王淵,此人是王家這一代子輩中的翹楚,后來他嫡親的大哥病逝,他更是接管了王家,成了王家下一任家主。五皇子即位后,他高中探花,從此平步青云,最后官至一品。
但當時,王家最優秀的子孫,還是他的六堂弟。王家三房的嫡子王六郎王瀝,他雖比王淵小兩歲,卻在盛元末年,也就是明年,以十七歲之齡高中狀元。
成了大周開國以來最年輕的狀元,更是個難得一見的鬼才。他最廣為人知的事跡,是他后來憑一己之力說服造反的滇南大將汪壽元,不費一兵一卒就解了當時大周國庫空虛之急。只是后來聽說他辭官遠走海外,再無消息傳出。
而上官家兩兄妹,可以說是現在的葉槿喬的老熟人了。
上官家也是武將,他們的父親和葉槿喬的父親,曾經是和老皇上一起帶兵打仗的好兄弟,但當時兩家的老爺子都年輕氣盛,經常相互比武,本來武藝相當,卻誰也不服誰。
后來兩人一個鎮守西南一個鎮守西北,又開始比雙方的勝仗,葉老將軍在打仗上倒是穩壓上官將軍一頭,且他老人家自認有一項是上官老匹夫怎么也比上的。
那就是夫人給他生了三兒兩女,五個孩子。而上官家這么多年來,只有一兒一女出生。這也成了上官老將軍心中的痛,每次都耳提面命自家兒子,見了葉家的孩子,什么都不要說,給我打,打贏了再說。
葉家兩個大兒子覺得自己比上官承宇年紀大,打架那不是欺負人嘛,便不理會。葉家老四可沒有這樣的擔憂,每次見面兩人都斗的跟烏雞眼似的,雖然上官承宇贏的次數遠達不到自己老爹的要求,但一來二去兩個年輕人反而親如兄弟。
但小女兒上官含真可不這樣想,這個大小姐是個出了名的小辣椒,一身紅衣,甩著馬鞭在京城長大。第一次遇見同樣紅衣怒馬從西北回來的葉槿喬就簡直要氣瘋。
后來發現自己無論武功騎術,還是京城小姐常玩的馬球、投壺、垂丸全都不是葉槿喬的對手,便把從父親那遺傳而來的不服輸的精神給展現個淋漓盡致。
只要有葉槿喬出現的公眾場所,就有她前去挑釁的身影。只是葉槿喬不好麻煩,每次都避著她走。且葉槿喬不喜歡在京中閨秀中扎堆,無論花會茶會都很少參加。
倒是她經常在大街上打抱不平,和男子爭鋒,久而久之,在京中名聲不太好聽。這反而拯救了上官含真潑辣的名聲。對此上官含真常常不知該不該為此開心。
這時的葉槿喬雖然不太喜歡上官家。但在上一世,葉家被滅族之后,上官老將軍平叛三皇子逼宮,一躍成了大周最位高權重的大將軍,反而跪求新皇,為昔日的老對頭葉家喊冤。
只可惜,當時新皇皇位不穩,保守派勢大,葉家未能平反。后來因為眼看老友含冤而死,上官老將軍悲傷過度,沒幾年就去了,死前還囑咐兒子上官承宇有機會一定要幫幫葉家。
上官承宇,因一箭射殺三皇子而成名,也因為殺害皇家子孫,被保守派打壓,一直堅守西南,直到病故,也未再回京。后來因緣際會之下,葉槿喬的外甥長生還師從上官承宇,學了他家的拳法。
而上官含真,雖然和葉槿喬一直不對付,兩人見一次打一次。但在葉槿喬回京為葉家全族送葬時,她還是送來了盤纏,要助葉槿喬遠走高飛,雖然語氣還是惡劣,行動卻比什么都要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