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悅有時候也在想,什么時候可以有自己的世界,做自己喜歡的事業,那個時候她有經濟基礎,不再需要一份普通的工作來填滿自己的生活,來支撐自己的生存。
秦悅最羨慕的人,其實是趙晨曦。
她羨慕趙晨曦那種松弛的優越感,那種毫無根據的自信和永遠有人為她托底的底氣,她活的肆意灑脫又張揚,好像永遠不知哀愁為何物。
黃家二姐沒有她那種松弛感,她永遠的斗志昂揚,隨時準備戰斗。她要拼兒子,拼事業,拼老公,最重要的是拼父親的疼愛,這是她能從黃氏集團拿到多少利益的根本基礎。
王潔事業愛情雙豐收,可秦悅從她的選擇里看到了妥協。人到中年,對很多事情的要求已不再純粹。比如不再要求伴侶百分之百的愛你,不再要求朋友兩肋插刀,不再要求搭檔全心全意。懂得取舍,懂得權衡,是成熟,是世故,更是看清生活本質后的無奈。
就秦悅自己的人生路來說,她可以選擇黃家二姐的一條路,也可以選擇王潔的另一條路,唯獨趙晨曦的這條路,她這一生都無法涉足。
她覺得自己像一個沒有線的風箏,只能憑著風向用力的奔跑,如果人生可以選擇,她想要一個溫暖的港灣。
如果一直可以生活在溫室中,誰愿意主動去經歷生活中的風吹雨打。
秦悅拒絕了黃明澤,等于是拒絕了那一陣可以讓她飛更高的風,是拒絕了一種人生。她雖然力爭上游,做事都力求做到最好,并不是她喜歡這樣做,而是前三十年潛移默化的一種人生,如果她做不到最好,就根本沒有機會。
秦悅不喜歡這種緊繃繃的生活,她不喜歡每天像上了發條的時鐘那樣,不浪費一分一秒的奔波。她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停下,停下看云、看風、看山川河流,看四季更替,讓眼光更長,讓大腦更慢,讓思緒更廣闊。
以前的秦悅,根本就不敢想這些,現在她的心里多了一些底氣,因為她的獎金和投資收益都到賬了。說到底,她是一個俗人,能給她底氣的,永遠是趴在她賬戶上的現金。
政治老師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一點誠不我欺,看著賬戶里那將近一個小目標的現金,秦悅覺得自己可以稍微緩一下了。
心里出現一個聲音:“買個房子吧。”
她這些年都是租房,一是因為經濟原因,房價太高,她買不起。二是因為她老是到處出差,根本就確定不下來以后要定居在哪里,自然也就無從談論買房了。
買房都與戶口掛鉤,秦悅的戶口一直在人才市場,微納科技擁有落戶名額后,李教授就正式給秦悅辦理了落戶手續,她之前一直都沒有關心過這些,現在是時候去看看了。
秦悅去申城一個樓盤看房,當銷售員知道她是第一套房時,耐心的跟她介紹了很多買房的注意事項,以及適合的房型。
當秦悅把身份證給到工作人員時,出現了一個讓她震驚不已的信息,她的名下已經有一套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