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月光湖距離第三月光湖的直線距離大概只有兩百里,但是河道并不是直線的,所以在奔行了整整一天時間之后,二哈和陳曉才來到第三月光湖外圍。
一路上陳曉依靠乾坤定元訣收集了很多好東西,其中大部分是食材,這里的環境與地球并不是完全的不同,陳曉還是收集到了不少類似地球食材的東西。
這個新的世界既然有五行屬性,那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與地球乃至中華文明有莫大的關系,陳曉雖然還不能深入的了解這個世界,但是自己之所以能夠來到這里肯定是有原因的,這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附身自己的饕餮,或許還與這個世界的本源有關。
趕到第三月光湖之后,陳曉準備和二哈在這里休息一晚上。
手頭有了足夠的材料,雖然器械什么的還幾乎沒有,但是這已經足夠陳曉嘗試著去制作新的美食了,當然,這也與附體在他身上的饕餮有關系,饕餮總是催促著陳曉去制作美食,他所帶來的那種饑餓感讓陳曉不得不去自覺的將收集到的一些食材塞進嘴里嘗一嘗。
乾坤定元訣可以讓陳曉洞悉食材的屬性,但是卻不能讓陳曉知道這東西到底是什么味道。
華夏文明的始祖之一神農氏嘗盡百草為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然,這也讓華夏文明天然擁有了一種“吃”的精神,有用與否暫且不說,能不能吃貌似才是每一個華夏文明傳承者見到新東西之后的第一想法。
陳曉現在當然要比華夏先祖安全的多,饕餮附體讓陳曉可以肆意的把任何東西塞進嘴里而不用擔心有沒有毒的問題,只不過有的食材單一的味道就不那么可口了。
本著大無畏的精神品嘗了數十種材料,陳曉在第三月光湖旁邊點起了篝火,他打算給二哈以及饕餮嘗一嘗烤肉的味道。
作為人類最早掌握的烹飪方法,烤肉幾乎在地球上各個文明中都有出現,而且還是文明初始階段人類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華夏文明中,燧人氏被后人尊為先圣,是華夏文明真正的奠基者之一,而因為鉆木取火的出現,熟食才逐漸成為了文明之初人類的主食。
《禮記》有載,“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
可見,至少在華夏文明之初,炙烤是飲食的主要手段之一。
陳曉廚藝不算精湛,但是簡單的烤肉他還是會做的,他在出獄之后開的那家小餐館最初就擺過烤肉攤子,只不過后來因為位置太偏僻了,總有些社會渣滓來找麻煩,那個時候的陳曉也不敢太亂來,所以干脆就停了不錯的烤肉生意,專心做別的。
元洲大陸的夜晚逐漸降臨,二哈老老實實的聽從著主人的命令干活兒,他現在也非常期待主人會做什么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