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是神思路啊!
讓一個朝鮮小丫頭和一個佛羅倫薩少年一塊去學漢字,這真的是突破天際的腦洞。因此,之前還覺得家里多這么一個外人多有不便,此時他一點反對都沒了,直接爽快答應了下來。
當他和朱瑩把尹玉兒帶到了梁九城和吳大維那個小院時,就聽到里頭傳來了金發少年的慘叫聲,那音調絕對堪稱是聲聲斷腸,而就那傳來的話語看,很顯然是……活該。
“老師我不敢了啊,我真不敢了!哎喲,您饒了我這一回,我真的不是故意偷懶少抄書,我就是想著兩支毛筆并排寫字,和兩支鵝毛筆的效果肯定也是一樣的!我真的沒想到您會看見,哎喲……下次就是您不看見的時候,我也不敢偷懶了!”
兩支筆一同抄書這種事,張壽少年的時候被老師罰抄幾遍那會兒,也同樣干過,此時乍一聽見,確實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和熟悉感,當然更多的是又好氣又好笑。
水筆圓珠筆這種東西,那當然很適合綁一塊抄,尤其是抄字母排列的文章,只要腕力足夠,其實不怎么吃力,可是,毛筆……你小子想過那四處墨團團的后果嗎?
屋子里的吳大維卻不知道這黃昏時分,突然會有這么幾個人過來他這邊的小院,因此當然不會顧得上丟臉不丟臉的問題。他還算乖巧伶俐,再加上接受能力又強,因此這還是第一次體會到竹筍烤肉的滋味。
當然他更沒有料到的是,看似年紀一大把的梁九城,竟然能夠像老鷹捉小雞那樣,輕輕松松就把他提溜到了一張春凳上,然后把他的所有掙扎和反抗全都壓制住了,將他手腳綁得嚴嚴實實,繼而就小竹板子狠狠敲了下來。
哪怕從前在船上也不是沒挨過,但隔了這么久再次挨打,他還是覺得痛徹心扉。
因此,嗓子嘶啞的他又是哭喊又是告饒,萬般方法用盡,最后卻還是結結實實挨了二十下,只覺得自己日后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等到綁住手腳的繩子終于被解開,他甚至顧不得那使勁掙扎而留下的勒痕,因為他整個人都快疼到虛脫了。
直到他被梁九城再次拎了起來,這才聽到了一句話:“二位怎么有功夫到這來?難不成是我教訓這小子動靜太大了?”
吳大維幾乎是本能地扭頭,等看到張壽和朱瑩都在,旁邊還有個怯生生的小丫頭,此時幾乎大半個人都躲在朱瑩身后,他頓時覺得頭皮發麻。
像他這個年紀的少年,那當然是最要面子的,一想到剛剛挨打的慘樣以及那絕對不堪回首的痛呼全都被人看去聽去了,他就恨不得想找一條地縫鉆進去。可問題是被梁九城拎著領子,此時他又連掙扎的力氣都沒有,只能使勁耷拉著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