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綰越說聲音越大,別說不遠處那些明目張膽看熱鬧的人,就連還在屋子里沒出來的人,都能清清楚楚地聽到。而他面前的趙侍郎則是瞬間面如土色,對自己不理智地跑到這來挑釁大為后悔。然而很可惜,世上沒有后悔藥,他惹到的是正一肚子火沒處發的陸綰。
“將士在前頭流血流淚,我們這些在后頭的人本來應該竭力調配軍需,給他們當堅實的后盾,可我卻被一時流言蜚語和平日偏見所惑,于是做出了詆毀大將的事,若非皇上英明,此戰是什么結果還不得而知!所以我要請辭,至少也是用實際行動承擔罪責……可是!”
聲色俱厲的可是兩個字后,陸綰的聲音已經變成了咆哮:“可是如你這樣的無膽鼠類竟還有臉看我的笑話,你的臉皮是牛皮做的嗎?我還知道慚愧內疚,無地自容,可你呢,幸災樂禍,上竄下跳,甚至還不知悔改,覬覦這兵部尚書之位,你以為你是誰?”
趙侍郎氣得直發抖,可陸綰的理由實在是太強大了,而且正打在了他那七寸上,以至于他根本無從反唇相譏。情知自己留下來只會讓這個老奸巨猾的家伙越說越來勁,他只能氣咻咻地直接一拂袖子。
“你簡直不可理喻!哼!”
見趙侍郎倉皇而走,陸綰頓時咯咯一笑,這才環視四周圍一眼,一字一句地說:“御史風聞奏事,本朝太祖素來深惡痛絕,但還是出于糾風的認識,要求核實證據再行舉告,若是信口開河,那就當擔責。我一時糊涂鑄成大錯,這才上書請辭,只希望所有人都引以為戒!”
這兵部衙門的一場風波,同樣以飛快的速度四下傳播。等到了晚間,已經是連民間百姓家都津津樂道。知錯能改陸尚書這七個字,在有心人的散布下,竟是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酒樓里,食肆中,甚至連青樓楚館,無數人都盛贊陸尚書做了個好榜樣,乃是濁世清流。
于是,過年時幾個心懷僥幸還往趙國公府潑臟水,被王杰察覺后才倉皇辭官的御史,就成了反面教材,三司拖到現在還未曾審結的那位陳御史,更是不知道被多少人戳了脊梁骨。至于如今朝中剩下那些曾經中傷過朱涇的人,還有可能存在的幕后主使,則無不如坐針氈。
如果可以,他們恨不得刻個陸綰的小人將其扎死!你這一跳出來勇于認錯,承擔責任,請辭兵部尚書,你讓別人怎么混下去?
就連趙國公府慶安堂,今天這樁突發事件卻也被朱二當成了笑話一般說了出來。他自然很舒暢,陸三胖從前扮豬吃老虎,之后搖身一變成了天才,結果他在家里被祖母捶一頓,被妹妹捶一頓,被大哥又捶了一頓,不是傻子也被捶成了傻子,當然怎么看陸三胖怎么不順眼。
現在那小胖子老爹就要倒臺了,看他今后還能這么得意么?
朱二正哈哈大笑,越想越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可突然就發現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在笑,再沒有其他聲音,再看別人時,就只見太夫人正好整以暇地撥弄著佛珠,朱涇正和朱廷芳低聲交談,九娘則是正在嗔怒地責備朱瑩什么。他只覺得氣氛有些僵硬,連忙小心翼翼坐好。
陸綰再怎么說都是在背后坑老爹的人,怎么他要請辭,家里誰都不高興呢?不會真的因為那死小胖子成了張壽的學生,他們就和陸家冰釋前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