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宋家遠在廣東,把持海路,對結交當朝顯要并沒有自己這樣的迫切需求,因而雖說樂見宋舉人托庇于張園和宋家打擂臺,但也想把自家優秀子弟送一兩個到張壽門下。
不比那些飽學詩書的儒生,像華家這樣的商人之家,通曉算學往往是優秀子弟必備技能,因此他有足夠的自信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挑出合適的人選。
因此,雖說之前朱瑩給他劃定了那么一個合作條件,但他并不打算在這當口拿出來說事。
恰恰相反,眼見張壽沖著一旁的小花生使了個眼色,隨即人就下來笑瞇瞇地李三兒給帶了下去,他就連忙開口說道:“張博士,之前我送您的那些種子,未知可有用嗎?”
那包華四爺送來當生辰賀禮,他讓小花生給觀濤那些師兄們送過去的種子?
張壽微微一愣,隨即暗想因為最近各種播種季節都已經錯過的緣故,他都差不多快忘了這一茬……
畢竟,因為九章堂招新,再加上美洲作物已經有一大堆的關系,他一時間沒有太關注華四爺的饋贈。然而,正當他想要找個理由搪塞一下,華四爺下一番話就讓他心中一動。
“宋公子當初第一次參加御廚選拔初賽的時候,據說還曾經做過一道芋圓?那其中的木薯粉,應當就是來自海外的木薯。很可惜,我那一包種子里頭沒有木薯種子,畢竟,蘇州沒有海商,就我所得的這些,也是因為從前和廣東宋氏頗有交情,于是宋公子的叔叔送給我的。”
張壽之前雖說因為宋舉人那道芋圓而心情復雜,但事后問過宋舉人,人說木薯粉是通過家里管事弄到的,至于芋圓做法,來自他省吃儉用高價收購的所謂《太祖糖水秘方十三篇》——他曾經被這個名字雷得外焦里嫩——他也就沒多理論。
但那時候他心里已經完全確信,老咸魚那一條船應當不是漂洋過海到美洲的第一條船,絕對還有其他人去過美洲。否則,又怎么會帶回來原產南美號稱世界三大薯類之一的木薯?
但此時華四爺這一說,他就知道,人在悄悄暗示,要海外種子,找宋氏就對了。因此,他欣然點頭一笑道:“既如此,宋公子手頭的某些存貨已經快要告急了,看來我應該找一找他的長輩們,否則他就算真的成了御廚,那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張博士,你就別尋我開心了。”
眼見那個鑲了金牙的李三兒走了,宋舉人這才終于從里屋的門簾背后鉆了出來。他這人素來臉皮極厚,反正剛剛已經被華四爺看到過自己的狼狽樣子,此時也就渾然不當衣衫不整是一回事,反而一出來就涎著臉求華四爺幫他去叔父那兒討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