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不久之后,他和她便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了。
在約會時,羅海龍和曾淑萍在互相講述著各自的過去身世,在談論著現在各自的家里情況,也在憧憬和設計著兩個人的美好未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了解的深入,隨著感情的加深,他和她自然而然的就牽手了、擁抱了、接吻了……
這樣,羅海龍與曾淑萍便逐漸的從相遇、到相識、到相熟,然后到相戀和相愛了,最后則是到了難舍難分纏纏綿綿甜甜蜜蜜的境界了。
然而,那曾淑萍乃是一個孝順乖巧而又傳統純樸善良的女孩,她時刻都在記住著兩個母親王細花以及何小紅的母訓及叮囑。
一方面,曾淑萍恪守貞操,她牢記未到結婚那日始終要堅決守住褲腰帶的底線。
所以,盡管曾淑萍與羅海龍有牽手、擁抱和接吻的行為,盡管在肌膚接觸時會有情之所至、激情澎拜的時候,盡管兩人也會互有沖動的言行,但曾淑萍卻始終都在理智地克制約束了自己。
其實,那羅海龍很多時候都有躍躍欲試、都有不安分的時候,但在曾淑萍的嚴防死守下,便讓那羅海龍始終都無法越過雷池禁區半步。
那羅海龍經過了多次的被拒絕后,他每每見到曾淑萍嚴防死守的如此態度,因而,他便也極力地來克制約束自己,他便也尊重和順從于她了,其結果,便讓羅海龍愈加的敬重和珍惜曾淑萍了,也確實是讓羅海龍愛曾淑萍愛得更加深和更加癡了,欲及而不得,渴望而止于門外,這便反而使其思之更切、愛之更深了。
在另一方面,曾淑萍又謹記兩個母親的叮囑,要了解羅海龍的家庭身世。
因此,曾淑萍每每在與羅海龍見面親熱后,她便要羅海龍講述他的家庭身世。
時年在當地的農村,流傳著這樣的風俗諺語,叫做:買貓要看貓媽,買狗要看狗娘,而娶媳婦或者是嫁女那則更要了解探尋對方的祖宗三代。
這里面的意思,也許就是要了解一個家族或者是一個人的家風、家訓、祖輩品格、健康遺傳……等等,這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對婚姻嫁娶的特別慎重的態度,否則,自己萬一選擇錯了的話,那就會是像買了只病貓懶狗一樣,牠只會吃魚吃飯而不會抓老鼠守門,那就會遺憾終身、后悔不已了。
那羅海龍也深知本地的民俗,因此,未等何小紅或王細花托人去打聽,羅海龍便在與曾淑萍的交往戀愛中,他便把自己所了解的祖宗三代的往事講給了曾淑萍聽。
當時,在榕樹下、在竹叢里、在礁石盤上,在花前月下、在蛙鳴聲里、在江風的送爽中,便可見羅海龍與曾淑萍或相依或相偎,伴隨著羅海龍的講述,每次,那曾淑萍也都聽得了津津有味。
而那羅海龍的家史、那羅海龍的身世,便令曾淑萍時而悲嘆、時而贊許、時而唏噓……
欲知羅海龍的家史和身世如何?請看下章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