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當天的晚上,那羅家祿又去拜見了叔叔羅金泉,他與羅金泉一家人又進行了長談,叔叔羅金泉又對羅家祿進行了一些教誨,羅金泉也傳授給他一些為人處世的門道和方法,什么:人敬你一尺你就要敬人一丈、天道酬勤、互利才能共贏、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等等等等,那羅家祿便把叔叔羅金泉的敦敦教誨牢記在了心上了。
隨后,那林木蘭又為羅家祿縫制了幾套夏衣,據說在那東南亞的番邦,一年四季都很熱,那里并不像家鄉還有冬季,因此,林木蘭便為羅家祿準備了幾套搭膊夏衣和短衫短褲。
同時,林木蘭又到龍頭鎮買回來了很多的“米橙”。
前面提到過,這“米橙”也叫“米角”或者叫“黃飯角”,它是當地特有的一種食物,是把米炒熟膨脹后(當地人把它叫做蒲米),再趁熱拌以紅糖或者是麥芽糖的糖漿,然后碾壓平整,待其冷卻后,再把它分切成長方形或者是菱形,制成后的成品長寬約為三、五厘米,厚度約為一、二厘米,它是一種米制的甜品食物。這種食物,易于捎帶又撐肚耐餓,而且放置個一、二個月那都不會變質,是當地出遠門的人經常捎帶和食用的食品。
那林木蘭就這樣匆匆地為羅家祿準備著隨行的衣物和行囊。
而在另一邊,那羅瑞強、羅偉杰和羅炳文他們三個人的媽媽和家人也同樣在緊張而又匆忙地為他們準備著隨行的衣物和行囊,也在處理著臨行前的一些事務。
轉眼間便過了三天了,這天早上,便是羅家祿、羅瑞強、羅偉杰和羅炳文四人離開親人、離開家、離開故鄉去過番的日子了,便是他們該踏上遙遠的漂泊征途的日子了。
那天早上的天氣很寒冷,四野正吹著刺骨的西北風,四周的樹葉和竹葉在搖曳中正發出了“沙沙沙……”的聲音,干燥的鄉村小土路也被揚起了陣陣的泥塵。
天剛蒙蒙亮,在村北的路口,便聚集著在送行和臨行的他們的四家人,眾人的神情在寒風的吹刮中顯得了有些凝重,但卻都在這離別的時刻強裝著歡顏和笑意。
俗話說:初生的牛犢不怕虎。
這時,沒有戀戀不舍、也沒有依依惜別的場面,那背著包袱的羅家祿、羅瑞強、羅偉杰和羅炳文四人似乎懷有心事,但又充滿著滿滿的信心、充滿著美美的憧憬、充滿著對未來和前途的美好向往,他們在家人的揮手中、在家人的目送下,便帶著希望、帶著夢想匆匆地踏上了離鄉之路了……
然而,走著走著,在走了一段路后,他們四人卻又回過了頭來,在深情地、縱情地再次向家人揮揮手,在再次戀戀不舍般舉目望了望這生他育他的親人和家鄉后,其四人才大步地向前走去,才消失在了前面這未知的離鄉之路上……
這回頭的再次張望,也許就是羅家祿、羅瑞強、羅偉杰和羅炳文四人對家鄉和親人的留戀和牽掛了!
待羅家祿、羅瑞強、羅偉杰和羅炳文四人走遠后,送行的四家人的長輩們這才突然地哭泣了出來了,明白人都知道這次的送別意味著什么了。
這時,那離別的親情,那不舍的情懷,那無奈的憂慮,那母子情、父子情、兄弟情、兄妹情,那深深眷眷的骨肉之情,在頃刻間,似乎便離斷了,隨著那幽咽的淚水,隨著那低沉的哭泣,便在家人的胸中爆發了出來了,便在送別后的瞬間才不自覺地流露了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