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年才剛剛18歲的羅家壽,他正是血氣方剛、年輕氣盛的時候,他在聽了馮三的分析后便果斷大膽地在說道。
羅家福說道:“三弟呀,大哥就是想要搏一搏了,但是呢,就是要博的話,那也要好好計劃,那也要選對時機才能動身呀。”
馮三說道:“對啦,是要好好計劃才好,不能沖動,因為你們是一家大小的呀。家福兄弟老成持重,這想法對頭。嗯……這個……我的看法呀……”
羅家壽說道:“三哥呀,有話你就直說吧,我們若能去到韓江的話呀,那你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
馮三說道:“小弟呀,別這么說吧,咱都同是天涯淪落人啊,都是講涯話的客家人呀,客氣話就不用講了,你們如果能去韓江的話,將來呀,我們一定是能在韓江上會面的,我是十分樂意幫你們的。”
羅家福說道:“那就太謝謝三哥了。你說說你的看法吧。”
馮三說道:“我的看法呀,你們最好是選在農歷初三或者是十八的時候走,這時的潮水最大,水流最急,你們船小,如果能順風順水的話,那逃出這片出海口就比較快、就比較容易和方便了,今天都已經是農歷十二了,那你們就再等幾天吧,如何?”
羅家壽說道:“對對對,三哥呀,你真是三國時的諸葛亮再世啊,真是太謝謝你了,感謝你來為我們出謀劃策呀。”
……
就這樣,在這天晚上,那馮三、羅家福和羅家壽三人在船艙里一直聊到了深夜后才散去。
在回到了自己的船上后,那羅家福和羅家壽兄弟倆卻都是遲遲也睡不著覺,他倆都在考慮著該如何逃離這里、都在思索著該如何逃往韓江去。
至第二天,一個成熟的逃離方案便在羅家福的腦海中醞釀形成了,他便把羅家壽和李雪梅叫到了一起,然后,他便小小聲、悄悄地如此這般的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羅家壽和李雪梅。
羅家壽和李雪梅一邊在聽一邊便在點著頭,兩人都在說著:“好,好,好好好,就這樣,聽你的。”
于是乎,羅家福和羅家壽兄弟倆便開始“叮叮當當”地在兩條船的船尾上動起了刀斧來了,兩人把原來架設在船中間兩邊的船槳,便各安裝了一條到船尾,在安裝好了以后,便反復搖試,覺得穩固可靠后,便又安歇了下來了。
在之后的兩天的時間里,那羅家福便在專注地觀察著海面,又反復到帆船上與馮三聊了很多關于韓江的情況。
此時,那羅家福、李雪梅和羅家壽的心情便多少就有些焦慮、有些忐忑不安了,他們便在計算著日期、在等待著時機……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章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