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壽忽然上前伸出了手,他便殷勤地對著羅月娥說道:“妹呀,等我來幫你拿行李吧?”
羅月娥嫣然笑道:“哦,家壽哥呀,不用了,我自己能行,你等一下再上來啊,等一下在我家里見!”
羅家壽便只得作罷,眾人隨即便揮手暫別。
在一個多小時后,便已是天黑掌燈時分了,那馮三便出來相請了。
于是,羅家人便跟著馮三上岸去吃飯了。
此時,一行人有說有笑地走在了大街上,大家在邊走邊聊著,放眼沿途,街道兩旁騎樓的店鋪都懸掛著燈籠,街上燈火通明,人來人往,這便顯示出了作為三江交通貨運樞紐的三河壩鎮的繁華。
不久后,眾人便到了羅璇火的店鋪了。
羅璇火的店鋪是一座像四合院一樣的小型的客家圍屋,臨街一圍被改造成了店面,成了前鋪后居的格式,三層的趟櫳門厚實穩重,門樓上的“勤德居”三字渾厚蒼勁,它彰顯了主人家厚樸的家訓家風。
進入門樓后,便見一個穿著綢質唐裝的年紀60多歲的老者在笑盈盈慈祥地迎了過來。
經馮三介紹,他便是羅璇火了,只見他容光煥發,相貌儒雅,面容慈祥,一雙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講話的聲音宏亮爽快而又富于親和力,一接觸便知他是一個老成持重諳通世故善于處世的精明的生意人,他紳士般彬彬有禮熱情地在與羅家福等人握手打招呼。
此時,那馮翠花和羅月娥也笑盈盈地迎了出來了。
那羅海龍便更是乖巧的“公公”長“公公”短親切地在叫起了羅璇火來,更與馮翠花和羅月娥無比的親熱。
此時,大家都高興得笑呵呵,言語之間,都甚是歡喜非凡。
圍屋內古香古色、寬敞有致,進屋后的李雪梅等人便對羅璇火的居屋表現出了羨慕的眼神,嘴中更是“嘖嘖”的贊嘆,大家便對三河羅家贊賞不已。
馮翠花和羅月娥便領著大家參觀了屋里的布局,在寬敞的屋里,上堂開敞式的大廳正對著天井坪和水井,四周十幾、二十間的房子圍攏著天井坪和水井,圍屋一角有廚房、廁所和浴室等一應俱全。
主人家羅璇火、馮翠花和羅月娥各住在了上堂開敞式大廳的左右兩側,圍屋的下房各有若干間房給船工行船回來時居住,又有若干間房被用作倉庫儲備貨物。
家里又請有一個女傭人蘭姨負責煮飯和打掃衛生處理家務,今晚適逢所有船員都在外,因此,便僅有此時在家之人,否則,屋里的人氣便會稍旺一些。
這圍屋彰顯了主人所擁有的財富,這三河羅家也不愧是一個殷實富足之家了。
在開飯前,眾人便在大廳圍著茶幾在喝茶。
羅璇火說,他對羅家福和羅家壽兄弟在韓江、汀江和梅江的善行義舉已早有所聞,沒想到這回也救了他家人了,這同是羅氏子孫后代,五百年前是一家,他便在盛贊羅家福和羅家壽兄弟的同時,也在詢問了他們的血脈源頭。
羅家福便告訴羅璇火說,自己現居龍頭鎮羅家寨,自己的祖宗來源是故鄉龍頭鎮的羅家坪,而再往上嘛,據說是在江西贛州,但自己卻是不太知其具體了。
羅璇火也告訴羅家福說,自己的血脈來源是福建永定,至于兩家的上祖有無血脈相連,這則要考證上上輩的老族譜了,但這比較困難,而此時此地,反正同姓就是一家親,更何況在三河壩鎮的大街上僅有他羅璇火一家姓羅,這機緣巧合,緣分相遇,同姓人便是格外親,所以,今晚要請大家喝個痛快……
不久后,50多歲的女傭人蘭姨便已經烹煮好了飯菜了,她在飯桌上擺著十二菜一湯,計有鹽焗雞、五香鴨、酸梅鵝、紅燒魚、牛肉丸、炸腐卷、釀豆腐、紅燜肉、苦筍煲、青菜和草魚芫茜豆腐湯等等,另有大埔白酒和客家娘酒……
真是佳肴美味、豐盛無比呀!
眾人跟著便在入座,此時,主次座位、賓主謙讓,在一番客套后便客隨主便,然后,宴席便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