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家壽和羅海龍住到了羅璇火家后,漁船上則變得了有些冷清了,羅家福和李雪梅便也多少就有一些不習慣了。
當晚,羅家福和李雪梅夫妻倆在船上對飲了三、五兩的娘酒,然后,便撐開漁船到了一處僻靜的岸邊早早地歇息。
此時,晚風吹過,岸上蛙聲陣陣,江里流水滔滔,便使躺在船艙里的夫妻倆難于入睡,兩人既有孤寂的感覺,也有被突來的幸福攪得沾沾自喜的感覺。
忽然,羅家福側過身來溫情脈脈地在望著李雪梅,他的一只手便在不自覺地搭向了李雪梅……
唉,自逃荒以來,就沒有過屬于夫妻倆的單獨空間,因而也就沒有夫妻生活,而至此時,那羅家福和李雪梅才能抱在一起親熱起來。
完事了以后,李雪梅抱著羅家福說道:“萬一有了咋辦啊?”
羅家福撫摸著李雪梅說道:“順其自然吧,萬一有了,就生唄。反正豹兒也走了,咱現在只有燕兒和龍兒一對兒女,也不多,有了就生吧,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灘頭自然直,咱身強力壯,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咱養得起,別擔憂。”
李雪梅聽后便應道:“嗯,好吧……”
你看,羅家福和李雪梅便也能如常地過上了夫妻生活了,這不也是一種幸福么?
但是,由于生活的好轉,也由于在船上為了預防風濕,那羅家福和李雪梅兩人便養成了每晚都要喝個三、五兩酒的習慣,幾乎每晚都要夫妻對飲。
因此,也不知道是喝了酒的原因呢還是還有其他的原因,總之,那李雪梅的肚子就是一直都沒有大起來,所以,直到李雪梅絕.經,她都沒有再生育過,羅家福和李雪梅便只有羅海龍和羅海燕一兒一女陪他們直到終老。
就這樣,那羅家福和李雪梅夫妻倆便能夠纏纏綿綿、甜甜蜜蜜、溫柔溫馨了,這咱暫且不提,咱再來講一下住到岸上去的羅家壽和羅海龍。
羅家壽和羅海龍在住到岸上兩天后,那羅璇火走汀江永定的那條船便回來了,于是,在羅璇火的引領、介紹和安排下,那羅家壽便上了船當起了船員,他便隨船出發航行了。
羅家壽甚是珍惜這個機會,他幾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機都放在了這份工作上了。
在經過了這么多苦難的歷練和磨難后,這羅家壽的性格便逐漸變得了開朗、隨和、勤懇而又大方了,他處事那也是變得了穩重、細心而又果斷了。
因此,羅家壽很快就與原來的船員們打成了一片,他與人相處的關系那也是一見如故十分的融洽,人緣也是極好,便頗得了大家的喜愛,因而,羅家壽的工作和生活那也是得心應手和順風順水,他的心情便是十分的暢快。
而那羅海龍似乎也是天生的緣分,作為一個小孩兒,他博得了羅璇火、馮翠花和羅月娥的喜歡,而與傭人蘭姨那也是相處得異常的融洽,他頗得了人們的喜愛和愛惜。
在二十多天后,在羅璇火的斡旋和疏通下,那羅海龍便順利地進入了位于三河壩中山公園內的、是設于該中山紀念堂里的匯城小學就讀了,自此,羅海龍倒也懂得珍惜機會并頗有天分,他朝讀晚習,書不離手,日夜在認字寫字溫習功課,在閑暇之余也陪羅家人逗趣玩樂,因此,在三河壩的羅家里,便也充滿了朗朗的讀書聲以及歡笑聲,屋里也總是充滿了溫馨快樂樂也融融的氛圍了。
起初,那打魚的羅家福和李雪梅不敢離開三河壩太遠,以在隔三差二的晚上時,夫妻兩人就會到三河壩的羅家去看望和了解羅海龍的情況。
漸漸地,羅家福和李雪梅見羅海龍完全習慣了當地的生活,又見羅海龍能如此用功地讀書,特別的是,見到羅璇火、馮翠花和羅月娥以及傭人蘭姨能如此好的對待羅海龍,那羅海龍有吃有喝有玩有書讀,因此,夫妻兩人的心里便充滿了感激,也充滿了欣慰,隨后,夫妻兩人也就慢慢地習慣和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