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龍對師傅那是萬分不舍,但也無可奈何,便只得一一答應。
在長樂哥離開羅家的前一個晚上,羅家又準備了一餐豐盛的酒菜來為長樂哥送行。
當晚,三河壩的羅家三口,外加羅家福、李雪梅和羅海龍,又適逢羅家壽等四名船員艄公在家,羅家便有11人在一起相聚歡送用餐,此時,真可謂是熱鬧非凡,席間大家推杯換盞、把酒言歡,屋里便又洋溢著一派歡樂祥和、情濃如酒的場面。
在第二天上午,眾人便依依惜別,那長樂哥便挑著擔慢慢而去……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這里,也可以這么說:窮人的孩子早懂事。
此時,那才9歲的羅海龍可謂是師徒情深,他隨眾人在目送長樂哥遠去時,他竟然兩眼含淚、萬般不舍的在反復地呼喊道:“師傅!再見!師傅!保重!……”
那挑著擔的長樂哥便只得回過頭來招手,在回頭了數次之后,他才大步地往前走去……
就這樣,長樂哥就這樣的離開了。
需要在此預先交代的是,在此后的幾年,那羅海龍與羅家壽叔侄倆一直都在堅持苦練武功,那長樂哥也每年都來三河壩鎮一次,在到了三河壩鎮以后,那長樂哥便會觀摩羅海龍武術的進步情況,他每次都又對羅海龍進行了指導和教授,并進行了師徒間的比劃,這便鞏固和提高了羅海龍的武功功底了。
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身體的發育成熟,那羅海龍的武功便也在日益成熟了。
這是羅海龍人生中的一段傳奇的經歷。
所謂有了前因才會有后果,羅海龍在三河羅家的進學堂和練武藝,這無疑使羅海龍受益匪淺,幾乎是使他受益了終生。
其中的受益之一,就是前文提到的:在十幾年以后的1960年代初,那已成年了的羅海龍用所學到的藥方制出了藥散,并拿給偶遇的曾淑萍為其養母何小紅醫治斷腿處的紅腫,從而以藥為媒,他便勾搭上了曾淑萍,并隨后與之熱戀,進而便收獲了甜蜜終生的愛情。
人生和生活呀,有時就是這樣:要有前因才會有后果,要有付出才會有收獲,所謂前人種樹后人遮陰,前人積德后人得福。
不知道這羅海龍是不是就是得了羅家福和李雪梅所積的福?也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羅海龍命里就注定要有?這真是時也命也運也乎?
欲知此后羅家人的命運和生活?請看下章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