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此時全盤接過了羅璇火生意的羅家壽也是今非昔比和不簡單了。
羅家壽5歲喪父、是在母親林木蘭的教育下、是在跟隨大哥羅家福和二哥羅家祿成長起來的,他自小就經歷過眾多艱難困苦的磨難、特別是經歷了這次逃荒的各種磨練,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雖然他年紀輕輕、才二十多歲,但是,他的性格和做派卻顯得了十分的成熟,在生意的經營和管理上,他卻有著一整套十分接地氣的方法。
在經營上,羅家壽既讓利顧客又強調船員要做足周到細致安全的服務,以贏取和鞏固客戶資源,在管理上,羅家壽在付足船員的薪金后,對口碑好又勤快的船員,他又額外加付封包,這相當于是我們今天的獎金。
這樣,羅家壽無論在內還是在外則都籠絡住了人心了。
因此,在里里外外,則無人不說羅家的好話,羅家的生意則是越做越好、越做越旺,以致很多同行中人都想來結識和巴結羅家壽,都想來從中學點經驗。
此時,羅家壽的生意那則更是扶搖直上、日進斗金。
而每到月底盤賬清點,那羅家壽也會把生意情況及增長情況講給羅璇火聽。
羅璇火聽后,那是無比的高興,他認為自己沒有選錯人,更認為羅家那是后繼有人了。
在當年的七八月份,羅家壽在汕頭認識了在幫揭陽榕城人行船的一個叫做陳坤的人,經了解,陳坤恰是自己家鄉龍頭鎮人,他是在幫揭陽榕城的船東在跑汕頭至榕城的航線。
家鄉人見面便分外熱情,老鄉見老鄉,有事便相幫。
于是,羅家壽便托陳坤在回鄉時,請他順便到羅家寨去找羅海燕和羅金泉,請他順便捎些錢銀給羅海燕。而在返回時,則請陳坤把家鄉羅海燕的情況反饋給羅家壽。
這樣,每隔一段時間,那羅家壽與陳坤便會在汕頭會面,因此,羅家壽便能間接地與羅海燕互通信息或者是書信了。
羅家壽把獲取的羅海燕的信息和書信又轉給了羅家福和李雪梅及羅海龍,這樣,兩邊的親人便互通了信息了,便都知道了各自有吃有喝平安順利的訊息了。
因此,慢慢地,那羅家福和李雪梅及羅海龍返鄉的念頭便漸漸地淡化了,他們便能一心一意地在照顧羅月娥和小海俊了。
在羅海俊8個月大時,那羅家福和李雪梅見羅海俊長得了虎頭虎腦,他已經是會爬、會吃飯,他已經是不需那么多人工來照顧了,于是,夫妻倆便又提起了返鄉的念頭來了。
在羅家福和李雪梅的腦海里,故鄉始終難忘,回故鄉始終是揮之不去的刻在骨子里的念頭。
而羅璇火和馮翠花在知道了這情況后,他們便又在開解羅家福和李雪梅,兩位老人說:海龍在三河學堂已經讀了兩年多了,再過三年才能小學畢業,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為了海龍的前途,就讓他在三河讀完小學吧,而且海燕的信息也能了解了,所以,返鄉的事就等以后再說吧。
羅家福和李雪梅聽后,夫妻倆面對著大家、面對著小小可愛而又嗷嗷叫的羅海俊、面對此時的一家大小那融洽和無憂無慮的生活,經考慮再三,覺得又有些道理。
因此,羅家福和李雪梅便又接受了大家的建議、便又再次打消和暫停了回鄉的念頭了。
羅家福和李雪梅在想著故鄉,但夫妻倆卻又難舍三河壩羅家人的熱情及在此的生活,那他們在什么時候才能回故鄉呢?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章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