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相親”的禮俗后,羅家福便拿來了筆墨和紅紙,當即便把羅海燕的出生時辰寫在了紅紙上,這謂之為“庚帖”,然后,羅家福鄭重地把它交給了李雪峰,李雪峰又鄭重地把它轉給了楊育達,楊育達便如獲至寶般把它收藏好,以用來完成下一個“合婚”的流程。
這“庚帖”要在媒人的手上傳遞,這也是一種禮俗。
就這樣,這相親的禮俗便完成了。
在此后的幾天,眾人的精神那便是特別的爽快,那關系也變得了特別的融洽和親近了,眾人干起活來那也是特別的利索了,更加勤快的則是楊育達和楊健聰,他父子兩人干得那是更加的賣力了。
至于楊健聰和羅海燕的表情和言行,那更是眉來眼去的更加的親密了,這就不必贅述了。
又在數天之后,修房的手尾工作便被完全搞定搞妥當了,這座老房便已經是完全修好了。
李雪梅和羅家福眼看著修好如新房一般嶄新亮堂、煥然一新的房子,再加上羅海燕的婚事又有一點眉目和著落了,其夫妻倆對楊健聰似乎也是十分的滿意,所以,李雪梅和羅家福的心情那則更是異常的舒暢和寬慰。
在這天的晚飯后,羅家福客氣地提出要跟李雪峰、李雪松、楊育達及楊健聰結算工錢,而他們幾人卻萬般地拒絕、死命不收。
李雪峰和李雪松說:是自己的親妹妹和妹夫修房子,自己沒錢支持那也就罷了,為兄出點力氣,這哪有收工錢的道理。
而楊育達則說:兩家都走到了這個份上了,我那是幫未來的親家修房子的,這也就沒有要收工錢的道理了。
至于楊健聰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就更加沒有收工錢的道理了。
此時,那李雪梅和羅家福則說:就算是親兄弟那也要明算賬,橋是橋來路是路,不收工錢那怎么行啊,作為主人家那是過意不去的啊……
最終,不管怎么說,他們四個人都還是沒有收取工錢。
在第二天的早餐后,李雪峰、李雪松、楊育達及楊健聰便匆匆地離開了羅家,羅家人便把他們送到了村口。
羅海燕有些含情脈脈地在看著楊健聰離去,而楊健聰也在邊走邊回頭,他也在有些戀戀不舍般的離去……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章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