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g~”
被撞的粒子一份為二(絕大多數情況下)。
變成A粒子,B粒子。
根據能量守恒,一個往前飛,另一個肯定往后飛,一個向下轉,另一個肯定往上轉。
但是,無論它們怎么飛,怎么動都是隨機的,除非你觀測到它們,才會穩定在一個狀態。
在薛教授的思想實驗里,把這種情況叫做:孿生粒子疊加態。
在這種疊加態中,一個粒子被觀測到時什么樣,另一個肯定是完全相反,薛教授給兩個命運機密相連的粒子形態,取了更性感的名字:量子糾纏。
愛因斯坦炸了,全世界的科學界瘋了,哲學家開始進場,你來我往,刀光劍影,好不熱鬧。
作為最偉大的科學界,愛因斯坦在35歲就發表完善了狹義、廣義相對論,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英俊瀟灑小鮮肉,而我們所看到的頭發爆炸糟老頭子的形象,都是那哥們研究了30量子力學之后的形象。
發生了什么事情,讓這哥們都炸了?
一切,始于“量子糾纏”。
.........
下面,讓我們小學課本里最重要的人物登場——小明。
小明長大了,找不到媳婦,有一天,媽媽帶兩個披著紅蓋頭的新娘來到小明面前,兩個女人一個美,一個丑,隨后把其中一個交給了他,并且讓小明帶著女人去宇宙的盡頭!
根據量子糾纏,也就是量子力學原理,媽媽手里的女人的美丑,不是他媽媽決定,而是在宇宙的盡頭之中,小明掀開紅蓋頭看到美麗的女人一瞬間而決定,然后信號穿過了整個宇宙,瞬間來到了他媽媽的腦海,告訴她,你手里的女人是丑的。
這個速度有多快?
無限快。
這叫什么?
超距!
又或者超光速!
如果應用到通信領域,那將是什么樣的一種情景?
這就是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如果在當時一切都成立,那么它挑戰的是愛因斯坦宏觀的廣義相對論,整個世界的物理體系將會崩塌。
在愛因斯坦看來,本來就沒有那只不死不活的貓,一切事物非黑即白,也就是說,當女人交到小明手里的時候,已經注定是美麗的女人。
之所以我們不知道,一定還有什么隱變量存在,只要找到隱變量,那么這個世界對我們來說,將沒有秘密!
愛因斯坦斥責這種情況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寫到這里,我深感無比自豪,原來,我跟愛因斯坦一樣,是個正常人!
什么又死又活,什么半死不活,什么概率,什么統計,都統統去死!
可惜.......
有隱變量嗎?
沒有!
只有兩字——糾纏。
30年后,愛因斯坦的追隨者、終極黑客、工程師貝爾挖出了隱藏30年的宇宙級BUG——貝爾不等式。
我不懂這個從二維向三維轉換的不等式。
但是它的誕生,宣告量子局域性之爭,從哲學思辨變成可實驗證偽的科學理論。
20年后(1982年)
法國人阿滋派克特第一個成功的驗證了貝爾不等式,結論:
量子力學獲勝,幽靈般的超距作用,是真的!
.........
然而,這豈不是違反相對論(任何信息和物質不能超過光速)的公里嗎?
沒有!
因為信息雖然是瞬時傳輸,但是要把其中的亂碼剔除,提取真正的內容,還是必須把圖像用不超過光速的傳統方式在發一遍。
這就涉及到更高深的,糾纏,容錯,糾錯等亂七八糟的專業名詞。
讓愛因斯坦操碎心的超光速問題,原來是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