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在這時空早已變的支離破碎。
至少在7月19日這天,上一世就未曾出現過豪華車隊行駛在機場高速之上。
隨著高校領導、市領導、電控大老板、甚至部領導的專車并入車隊,鐵騎響起警笛,向首都國際機場疾駛而去。
如果說2001年是奮斗的一年的話,那么2002就是收獲的一年,收獲的,是種子,是希望,是一家家新成立的公司,是一個個本該幾年甚至十幾年后才會回到祖國的人才們紛紛歸國。
如果說大深山里孩子們命運的改變,是因為趙宋提供給他們繼續學習的機會的話,那么種花半導體產業的命運,同樣如此。
2002年1月8日,聯合半導體完成灣灣華邦科技的全部并購工作,在消費性電子、計算機周邊、車用電子領域取得跨越式發展,通過集成華邦的技術,一個月后,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BIOS芯片應用在神舟主板上,3款達到國際主流水準的芯片被用在了玩家國度之上。兩個月后,首款1.6英寸LCD驅動芯片流片成功,未來將應用在神舟小靈通以及其他國產手機之上。
2月29日,林正浩歸國。
作為種花家唯一的一個成功設計過CPU的人,趙宋不光為他準備了高薪和聯合半導體的股份,他還將擔任聯合半導體首席科學家以及尚海同濟大學教授的職務。
同日,趙宋辭去華宏集成電路總裁的職位,由灣灣人林德音正式接任。
至此,趙宋理想中的尚海高校-聯合半導體-華宏-神舟科技,從人才培養到市場終端的完整生態圈構建完畢。
聯合半導體將在趙宋打下的完美基礎之上,正式承接IGBT650V到6500V的產品線、以及聯合中電集團24所對>65MSPS到>600MSPS、精度在16bit之內的ADC的技術以及產業化進行攻關。
主要領域——高鐵,通信。
3月1日,胡正明歸國。
他在擔任多種職位的同時,也為DK科技帶來了發展路線圖。Fi,3D晶體管技術,現代納米級電子管制造的基礎,DK科技彎道超車最犀利的武器。
那個武器是什么?沒人知道,有心人只從有限的信息里推斷出DK科技所涉及的領域:無線技術,手機SOC,GaAs,需要電機推動的機械設備產品,以及可能會涉及的......那個趙宋兜售幾個月都賣不出去的內存技術。
如果說聯合半導體對接的客戶主要是大型國企的話,那么DK即將面對的,將是競爭最激烈的終端銷售市場。
趙宋把最難的,留給了自己。
3月……
4月……
6月……
一個個人才回國,填充到各種不同的公司,涉及的領域很亂和雜,沒人能發現規律,如果有規律的話,那也只能從趙宋的腦袋里去尋找,因為那個規律,就是十多年后的美帝在硬核高科技領域的管控圖!
7月19日,上午10:45分,首都國際機場。
車隊整齊排列,保鏢們在警戒,人群肅立等待,小學生拿著鮮花,媒體人架起長槍對炮,
10分鐘后,江上舟人才庫里最后一位重要人物,在趙宋多方協調之后,終于帶領著他的博士團隊提前回國。
他就是年近60,放棄美利堅60多項專利利益的尹志堯老先生。
11:00整。
中關村控股以1億3千萬戰略投資七星華創,暨尹志饒擔任七星華創董事長兼總經理新聞招待會在首都機場召開。
“尹志堯先生將以技術入股方式占股13.79%,同時我個人及京城電控的股份將全部委托給尹志堯先生管理。”
發布會上,首富趙宋的發言擲地有聲。
“今天,我是以普通種花官員的身份出席,我代表種花政府向所有愿意歸國的海外人才、學子表示歡迎,我們承諾:國家會盡最大努力讓有作為、有貢獻的科研人員‘名利雙收’。”
“從今天起,七星華創正式更名為北方華創,在尹志堯先生的帶領下,向半導體制造設備及材料領域發起全面進攻!”
...........
半個小時后,在回程的車上。
“趙宋,DK的主營業務會是內存嗎?”
尹志堯剛興趣地問道。
“如果沒人接手的話,DK可能會咬牙做吧。”
趙宋苦笑道,“白送都沒有人要,這是真砸手里了。”
“看來內存并不是你的主要目的。”尹志堯笑了起來,“錢夠嗎?”
“正因為錢不夠,我才想把內存送出去。”
趙宋無奈的攤手,“否則,就讓它變成實驗室產品吧,至少留下一條專利路線出來。”
尹志堯點點頭:”這么說你的主營業務很燒錢,能說說是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