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帶包子下去轉轉。”徐凌牽著一只金毛,出門。
包子一出門就很灑脫,活蹦亂跳的,一會兒在草叢里打個滾,一會兒去咬垃圾桶旁邊掉落的塑料瓶。徐凌在不遠處看著它玩兒,一有住客走過,他就上前牽住包子,避免嚇到別人。包子接受過訓練,當它看到了空的塑料瓶,就馬上叼住,連蹦帶跳蹦到徐凌面前,耳朵都快飛了起來,跑得動感十足,笑得很燦爛。
“包子很棒吶,今天你表現不錯,回去獎勵你吃牛肉。”徐凌接過塑料瓶,扔進垃圾桶,再拍了拍它的頭。
不遠處傳出一陣笑聲,徐凌看過去,是段銘梵他們幾個人。
等一下?段銘梵旁邊的是,吳靜萊?她怎么也會在這里,她不是應該回成都了嗎?
徐凌還在納悶著,那群人就沒影兒了,或許是他看錯了吧。
這時包子也玩累了,挨著徐凌的腿,趴著,吐著舌頭。于是徐凌帶它回去,包子一進屋就搖尾巴,聞到肉的香味了。徐凌給它找牛肉罐頭。
“快來吃飯吧,徐凌。”說話的是徐凌的媽媽,梁黎。
“媽,這幾天我去看看外婆吧,我去陪陪外婆。她一直都不肯來我們這兒住,還是覺得她那里舒服。”
“你外婆呀,是住慣了老房子,她舍不得。想去就去吧,記得給外婆帶點補品過去呀!”梁黎給孩子夾菜。
徐凌點了點頭,專心吃飯。吃過后他就回房收拾,往箱子里面塞書的時候,想著外婆那里書很多,便沒裝多少。
*
這里就是十八梯,位于重慶渝中區的較場口,占據了南起厚慈街北至較場口,是一條依山而建的的街道。這條街道原本有200多級,因為人們走得很幸苦,之后大家為了減輕負擔,將這條老街分作十八層,以此來緩解上下街的勞累。這條長街有十八層臺階,以此得名,俗稱“十八梯”。
整條老街由石階鋪設而成,是繁華的商業區和老城區的相接處,也是嶄新與陳舊的分界線,新舊交替。
在街邊是普通的川渝民居,街上散發著濃濃的市井氣息。掏耳朵的、做裁縫的、做木工的,打麻將的,賣小吃的,還有絕對少不了的棒棒軍,不加掩飾地呈現在眼前。手藝人們盡情吆喝,招攬生意。市民自食其力,生活安逸。
十八梯是老重慶的真實寫照,有著深厚的重慶文化。對于游客來說,這也是一處非常值得游玩的老街。在城市建設的腳步中,十八梯無法逃過。盡管還無法預料十八梯的命運,但依然無法將其忽略。
這里,徐凌太熟悉了。快到外婆家時,看見老街區還是老樣子,爬山虎爬滿了外婆家的外墻,很是茂密。徐凌在外面喊了一聲,外婆搖著蒲扇,在窗臺笑容可掬地看著外孫。
徐凌上樓,進門放好手里的東西,和外婆聊天。下午突然下起了暴雨,雨停后,空氣都變得很清新,徐凌準備出去走走。
他看到開了很多年的小賣部還在開著,準備去買瓶水。開小賣部的老奶奶六十多歲了,眼睛不大好。兒子和兒媳都在外面務工,只留下一個9歲的兒子在身邊。周圍的街坊鄰居們為了照顧她,經常去光顧她的生意,也出力幫著進點貨什么的。
“老太婆,錢我們給了啊,煙就拿走了。”幾個常年在這一帶混的地痞流氓,打開煙柜抽走了幾包軟玉溪和中華。
“聽到了,那你們拿走吧。”老奶奶很和藹。
徐凌走過去看,發現他們假裝掃了二維碼,但根本沒付錢,而且還專挑貴的煙。奶奶的孫子看到了,也不敢揭穿。
徐凌拍了拍其中一個人,說:
“我剛看到了,你們沒付錢,請把錢付了再走。”
“媽賣批,你他媽誰啊?下邊毛都沒長齊吧?來管我們哥兒幾個的事兒?”
徐凌還是冷著臉,回:“請把錢付給他們。”
“艸,狗娘養的,別他媽多管閑事,沒點能耐逞個錘子的英雄?”混混的頭子拽起了徐凌的衣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