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繁復的流程下來,安和只覺得腰酸腿痛,片刻也不想待了。匆匆告退,甫一出宮,便見到了大皇女。
只見她穿著嬌粉色牡丹花紋長款褙子,淺藍色一片式抹胸,白色褶裙。安和見她那衣服料子分外熟悉,原來是前幾日母后賞賜的“薄云紗”,這種料子輕薄非常,朦朦朧若輕云罩月,為京中貴族子女所愛,可惜生產工藝極為復雜,十來名技藝精湛的女紅一月才能繡一匹。這安平竟這般快的穿上了。再仔細瞅她裝扮,頭上點翠金飾搖搖曳曳,好不富麗堂皇。
“二皇妹早,來給母皇父君請安嗎?”大皇女向著安和問道,但眼神卻時不時的往李梟那邊瞟。
安和對她舉動心知肚明,淡淡地說道:“已經請完了,大皇姐這么早前來又所為何事?”
“二皇妹近日忙于婚禮有所不知,黃河以南近日突發洪水,滎州等地百姓辛苦栽種的莊稼一夕之間被河水淹沒,實在是可惜。”說著,安平眼里飽含同情之色,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她如此憂國憂民。安和卻覺得以她的演技不去演戲真是可惜了,要是她去參演,什么金雞獎,百花獎,還不是唾手可得。
“哦,真有此事么?”安和故意問道。她怎么會不知道,原著都快被她翻爛了。書中寫到大皇女大喜之后主動請纓去災區抗洪,因著李梟的幫助,治水頗有成效,順帶著又俘獲了一片民心。經過此事后,她對李梟也更喜愛了。
大皇女“和善”的笑笑,“卻有此事,這次我前來是向母皇主動請纓,前往滎州。”
說到這里,安和記得當時大皇女一開始只知道命人大力加高堤壩,想以此來阻斷洪水。可哪知修的速度沒有塌得快,還是李梟點醒她要疏水順流。可惜她剛愎自用,不聽諫言。直到后來災情絲毫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實在沒有辦法,才聽信李梟。只是為時已晚,白白害得一百多名布衣喪命于洪水之中。
若此次她孤身一人前往,還不知會成什么樣子。大皇女能否撈著功勞事小,百姓白白受苦為大。
思及此,安和道:“洪災兇險,皇姐前往恐有不測,不若安和陪同您前去,相互也有個照應。”
大皇女立即推辭道:“你才新婚燕爾,怎能讓你去呢?”
安和知她不想同她去,便道:“既如此,不如我二人去請示母皇。”
“這。。。”
安和不等她拒絕,拉著她的手便往鳳和宮沖。
女帝見她又轉回來,還拉著個安平,也是奇怪。待聽完原委,立感欣慰。
這安和終于出息了,知道搶功勞了。不過她也樂得讓她爭取,畢竟這些年來,安和不爭不搶,世人慢慢只知道大皇女,而把她逐漸遺忘了。女帝確實有意愿將帝位傳給安和,只是她這性子著實讓她不放心這樣將江山拱手讓與。此次估計會是個很好的歷練機會。
女帝思考片刻,朗聲道:“此次便全權交予安和處理,但是。。。”女帝話鋒一轉,以略帶警示的口吻說道:“若處理得當,朕會給你賞賜,如若不然,你也是要受到懲罰的。”
“兒臣知道。”安和沉聲道。此事若別人來,可能還要再三掂量,但她可是知道結局的人。
大皇女聽到這個結果,卻并不失望。昨日那人要她在此地等待安和,并將消息故意透露給她,這安和果然中計。這個功勞她想搶便搶,只是有沒有福氣享受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