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姨娘諾諾半晌,眼神時不時瞟一眼蘇承厚,道:“太太好生嚴厲,婢妾常來老太太這里,不過因她老人家慈和,日日擔憂在外游歷的四老爺,婢妾左右無事,便想替四老爺多孝順她老人家而已。”
頓了頓又道:“至于老爺,姐姐來不及迎接,婢妾先行了一步,老爺歸家理應先來給老太太磕頭,報平安,便來了老太太這邊。”
沒承想這龔姨娘倒是個人物。
她這番話說得振振有詞,處處把孝道大義掛嘴邊。
姜氏若同她爭辯,無論輸贏都落了下成。
倘若不爭辯,她話里話外頗有些指責姜氏嫉賢妒能的意味。
畢竟你姜氏不去孝順老太太,還要攔旁人去,是何居心?
蘇明月仔細打量起龔姨娘,石榴紅的斜盤扣掐腰夾襖,同色的百褶襦裙,襯得她面色紅潤,氣色極好。配合含羞帶怯的嗔怪神態,整個人顯得生動羞澀、神采奕奕。
蘇明月順著姜氏的目光,看到蘇承厚的反應,他面上隱現愧疚之色,看向龔姨娘的目光不似最開始的無視,竟帶著幾分打量。
心道糟糕,她這渣爹不會相信龔姨娘的話了吧!?
或許是見色起意?
每天晨昏定省還不夠,還要日日跟前服侍嗎?
老太太那么多丫鬟婆子吃閑飯嗎?
蘇明月去瞧姜氏神色,見她面無異色。
姜氏并不同龔姨娘理論,她問老太太,道:“母親,當日您讓龔氏進門,說的是給老爺娶平妻還是納妾?”
被姜氏問到面上,老太太陳氏也不好繼續沉默:“自然,我們蘇府沒有娶平妻的規矩。”
娶平妻都是些商賈人家弄出來的好說辭,正經的讀書人家誰會去弄這種名堂,將來真有登科進廟堂的一天,少不得惹同僚笑話。
姜氏看上首老太太:“像龔姨娘這般如同個正經太太,找個名頭去服侍長輩,也能說的過去,畢竟盡孝心嗎!母親喜歡,龔姨娘常去就是了,您們投緣,我們妯娌也只有羨慕的份。但轉過頭指責正經媳婦沒你孝順,這是哪家妾氏該有的規矩,還是唯有蘇府的妾氏有這般規矩?”
孝心這種東西本就沒個衡量的標準,你老太太說她好,好便是,但沒有一個妾氏去指摘嫡妻的道理。
蘇府可不是只有龔姨娘一個妾氏,畢竟大房還有兩個生過孩子的呢,二房也有兩個沒生養過得。
姜氏這話出口,便有拉三位妯娌到自己陣營的打算。
她們幾妯娌晨昏定省,可是日日沒少過,各房頭的太太也各自有庶物打理,還要教養孩子,服侍夫君,不可能如龔姨娘這般日日待老太太屋里服侍。
三房盧氏暗自竊喜,蘇家也就她家老爺沒得妾氏,打定主意,回去還要對蘇三更好一些。
上回那個十全大補湯,看來還要再做上一回,他家三爺是頂頂喜歡的,他一個人喝了整整三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