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的目的就是將學生家里捐贈的舊衣服跟生活用品全部交到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跟乞丐手上,并關心幫助他們的生活困難。”
“那一次活動,我們學校總共去了二十多個同學,由兩位老師帶隊,而作為常年被評為優秀學生的我,是里面唯一的女生。”
“目的地就是這里,這個荒廢的隧道,附近流浪漢跟乞丐的聚集地。”
“隧道里很黑,很臟,很亂,很臭,起初很多同學都不愿意走進了,還是那位帶隊的老師狠狠的批評了他們,他們才不情不愿進去。”
“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盡可能的幫助那些困難或者有需要的人,這些我全都記在了心里,我不嫌棄他們身上的臟亂跟味道,親手將那些舊衣服跟生活用品交到了他們的手中。”
“后來我漸漸的發現,住在隧道里的這些流浪漢跟乞丐全都是身體健全的人,除了臉上臟點,頭發亂點,穿著邋遢點,其實跟正常人真的沒有區別。”
“他們明明可以過正常的生活的,為什么他們不愿意去工作,而是整天窩在這里等待著人們的同情跟施舍呢?”
“于是我帶著心里的疑惑問了那位帶隊老師,誰知帶隊老師卻很嚴厲的批評了我一頓,說我沒有同情心,說我沒有社會責任心。”
“看著另一位老師認真負責的拍下了他跟其他同學們關心慰問流浪漢跟乞丐的各種照片,我沉默了,也許老師說的對,畢竟他的社會閱歷跟見識要比我豐富的多。”
“隧道里真的很黑,雖然里面也安了燈,但是那昏暗的燈光卻驅趕不走我心中的害怕跟陰霾,因為我開始發現四周不斷的有很奇怪的目光在我身上巡視著。”
“這讓我覺得很不舒服,我想要離開這里,可是看著旁邊老師對流浪漢們各種的噓寒問暖,我又猶豫了,或許是我太敏感,想多了吧。”
“活動進行了一上午,終于結束了,我重重的松了一口氣,這隧道里的氣氛讓我感覺到很壓抑,很難受,喘不過氣來。”
“坐大巴回到學校后,本以為我跟那個地方不會再有任何交集,可是我錯了,真正的噩夢只不過才剛開始而已。”
“我的錢包丟了,我翻遍了我的背包,里面所有的東西都在,唯獨錢包不見了。”
“而就在我絞盡腦汁回想的時候,我的手機響了。”
“電話里是一個中年女人的聲音,和聲和氣的,她說她在隧道里撿到了一個錢包,上面有我的聯系號碼,問是不是我丟失的。”
“我當時也沒有懷疑什么,因為錢包里我的確在里面放了一張紙條,上面留了我的手機號碼,主要就是為了怕發生像今天這種事情。”
“在得到我的答復之后,對方很客氣很熱情的說愿意把錢包還給我,還說了很多感激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只不過她哪里有事情脫不開身,需要我親自過去一趟拿錢包。”
“那一刻,我真的猶豫了。因為那個地方讓我很不舒服,但是我必須要去,那個錢包里不但有我的身份證,學生證,飯卡,還有我一整個月的生活費。”
“而且對方聽起來是一個很溫柔很親切的阿姨,應該不會出什么事吧,畢竟這里可是學校專門選擇的公益地點呢。”
“等我再次坐公交車趕到那里的時候,已經快傍晚了,天色也漸漸的暗沉了下去,而隧道里的氣氛似乎跟中午來的時候變得很不一樣。”
“那些接受施舍的流浪漢跟乞丐,臉上的悲苦跟感激全都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讓人心驚膽顫的陰鷙跟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