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放假,那必須是雙休啊。
周日,依然是值得期待的。所以一大早,頂著一頭蓬松短發的元哲,早已經守在了元梓的門外,一見姐姐出來,馬上抬起頭,得意洋洋的說,“姐姐,今天又賴床,我都準備好長高了,快點快點!”
大門前,隔著一條不足一百米寬的池塘對面,有條馬路,馬路兩邊立著整齊的水杉樹,剛發出翠綠的新芽。清晨的陽光下,帶著涼意的風,卷起名為新生的芬芳。
元梓突然想學小提琴了,音樂,一直都是元梓的執念,小時候鄰居家小屁孩的十六鍵玩具鋼琴,元梓都會軟磨硬泡的借過來,躲在路邊柴火堆里,一彈就是一下午,盡管曲不成曲,調不成調,奈何元梓就是著了魔一樣。后來隨著時光,熱愛也逐漸被深藏。
“小屁孩,你的夢想是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大人啊?”
小屁孩小哲,邁著小短腿,呼哧呼哧,跑的十分費勁,聞言,不假思索的就回道,“長得跟姐姐一樣高,跑的跟姐姐一樣快。”
小屁孩就是小屁孩,多簡單,就像這鄉間的清晨一樣。
跑完步,元梓找到正坐在爺爺奶奶房間的沙發上,剛接完工作電話的老父親,正好元媽媽也在,商量了一下看誰有空,帶自己去一趟區里的圖書館。
結果元爸笑呵呵的一拍大腿,“我帶你們娘三過去,等我忙完了,再接你們回來。”
那個時候,出遠門也不是很方便,沒有地鐵,私家車還是少數人的專利。只有一趟破破爛爛的公交車,每天從鎮上去往區里,來來回回顛簸的叮鈴哐當,綠色的塑料座椅,早已褪色,有的座位還被坐破了,碩大一個洞,讓人忍不住懷疑,哪天這四輪鐵皮箱就會報廢掉。
元爸爸能順路帶過去,真是給元梓省了很大的事情。
路上依然車水馬龍,大多都是自行車,摩托車,還有不少行人在中間穿梭,各種音調的車鈴聲,伴著吆喝聲,充斥耳膜。
“叮鈴鈴……”“嗶~~~嗶嗶嗶~~~~”
“讓一讓嘞,誒,讓一讓!”
絕大多數的人,臉上都掛滿著笑意,讓這吵鬧的車水馬龍,都有了溫度。
區里,還沒有高樓大廈,最高的房子,不超過六層。到了區里,才見到水泥馬路,還因為常年車來車往,出現了各種低洼,裂痕。
區里的圖書館不大,兩層樓高,第一層是可以借閱的書籍,第二層是自習室。
元爸爸把娘三放在了圖書館的門口,沖著娘三叮囑,“不要亂跑,一會來接你們,到時候我去二樓找你們。”
“好,我會看好孩子的,你路上小心,早點回來!”元媽媽也滿臉不放心的叮囑著自家讓人操心的男人。
以前元梓沒注意過這些細節,現在再看見,真是…狗糧滿滿啊。
雖然圖書館不大,但還是讓元梓找到了金融類的書籍,十分難得。然后又隨手拿了一本有漢語拼音的《舒克與貝塔》,和一本《棒針花樣大全》,拉著元媽與小哲去了二樓,并且把兩人安排在靠窗的位置,一人給了一本書,妥妥當當,明明白白。
之后,元梓一看就專注起來。期間母子兩個離開過幾次,元梓都沒有注意到。
在元梓不知第幾次被一個問題難住的時候,坐在桌子對面,一個穿著中山裝,戴著老花鏡,頭發花白的爺爺,開口了。
“小姑娘,又被什么難住啦?看你在看金融方面的書,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我可以試著幫你解答看看。”
老爺爺的聲音很慈祥,不急不徐,充滿了善意,兩個眼睛透過老花鏡,注視著元梓,臉上掛滿了和煦的笑容,桌子上放了三四本書,其中金融類的就有兩本。
元梓正苦于金融書籍的艱澀,很多專業詞匯從沒有接觸過,正好有一個看起來就很懂的人拋出橄欖枝,迫不及待的就問了好多問題。甚至在征求過老爺爺的意見后,直接坐到了老爺爺的身旁。
大概到了中午,元梓媽媽領著元哲,帶了四個味道比較小的豆沙包回來了。
坐下前,給老花鏡爺爺遞過來兩個豆沙包,滿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