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手里拿著一個喇叭開始說話了:“村民們,我們蘑菇村有四十幾個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了,所以我們要在村里建設一所小學。”
“啥,小學,那好啊,我家小子上學可方便了。”
“好個屁啊,村長肯定要我們拿錢。”
“不會吧,讀個書要啥錢。”
“鎮上讀書不花錢啊,你個傻缺。”
村民們熱鬧起來了。
“我兒子說了,偉人說的,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對對對,我兒子也說了,什么學好數理化,打遍天下也不怕。”
“你兒子腦子記性不好吧,啥打遍天下也不怕,是走遍天下也不怕。”
“你兒子才腦子有病咧。”
村長重重的咳嗽了一下,全場終于安靜了下來。
“每個到年齡的孩子必須讀書,不論男女,學校就在我們以前的祠堂,現在要改成學校。”村長舉著喇叭大聲叫喊。
“每戶人家出一個人,我們要做籬笆,做書桌,還有做一塊黑板。”
“村長,算不算公分啊?”有村民問。
“算,但是你家娃讀書要收費。”村長瞪了那人一眼,原來是孫鐵柱。
大家都哈哈笑了起來,這個孫鐵柱,自從被王狗蛋訛了三塊八,每天都在村子里散布老王家的丑事。
王狗蛋根本就無所謂,你的錢能跑到我的口袋里才是王道,至于丑事,不就是那幾件事情。
“那老師哪里去找?”又有人問了。
“知青里找,學歷高的,人品好的。”村長回答。
知青都大吃一驚,做老師多好啊,可以不用下地,不用風吹日曬的。
可村長說學歷高,葉塵鳴倆兄妹都是六歲開始上學,一個初中二,一個高一,誰有他們的學歷高。
每個人看他們的眼神都變了,變得意味不明。
大多數的村民還是希望自己的娃能夠讀書的,像嚴家的東南,戶口都到縣里去了,西南雖然在家里,但在鎮上有個穩定的工作。
連湯建軍家里的閨女,因為嫁給了嚴家,現在日子多好過。
好在嚴家還有個北南沒娶媳婦呢,所以自家的閨女一定要上學,讀過書的娃身價可高了。
第二天,村長一點人數,還真是每家都出了一個人,大家到祠堂合計了一下,決定隔出四個房間。
一個房間是老師的辦公室,二個房間是孩子們的教室,一個教室是低年級的,一個教室是高年級的,還有一個房間放柴禾。
冬天每個房間必須要有火炕,所以沿著墻壁起三個火炕。
至于磚頭的錢,起完以后大家平攤,其實就三個火炕,也用不了多少磚頭,平攤下來還真沒多少錢。
嚴小南和嚴北南也開始組織起村里的孩子。趁現在天還沒有冷下來,他們要去挖葛根,挖山藥,采果子。
還要撿柴禾,撿松果,找枯枝。
嚴小南站在孩子們的面前,大聲道:“我們要讀書,就要鉛筆,本子,書,這些我們應該自己去掙錢換,你們說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