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于明白戴老會給他們如此高的評價。
單憑借這一項技術,能讓炎國軍工領域領先世界,讓炎國科學界領先全世界至少五十年!
突然,鄧老的腦海中閃過一個身影。
在不久前的九鼎軍工大會的研討會上,那個來自東南軍區的精神小伙,稱子彈可以拐彎,甚至說已經掌握公式,有了突破口。
所有人都將其當成了一個天馬行空的幻想,是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的技術。
可現在,不僅槍械制造出來,還應用到實戰之中。
鄧老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目光死死地盯著屏幕。
此刻,畫面定格。
在場的科學家們也在震驚后,慢慢恢復了冷靜。
剛剛那一幕確實讓他們為之瘋狂,但本著對科學的嚴謹態度,讓他們必須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才能真正接受。
“會不會是視覺問題,比如說在年輕人所在的位置,剛好能從假山底部看到那個武裝分子的腦袋?”
畢竟無人機是從空中拍攝的鳥瞰視角,很多細節根本看不出來。
不過,就在那人提出這個想法時,畫面突然分成了左右兩個部分,左邊依舊是無人機拍攝,而右邊則是在停車場外的樹林中拍攝,正對著假山的方向。
從畫面上看,軍方為了研究這把狙擊槍的秘密,也是做了很多功課,重新選取了攻擊位置進行拍攝,來驗證他們的猜想。
右側的畫面中,假山的輪廓被旁邊的樹木遮擋了部分,可以看到的地方,也是完全嵌入地面,沒有任何縫隙。
接著,一條紅線標注出了子彈的彈道,從槍口連接到武裝分子的頭部。
從標注出來的彈道上看,子彈射出后,筆直地朝著目標飛去,但是在假山地附近,發生了非常神奇的轉折,劃出一個超過90度的曲線,隨后精準命中武裝分子的頭部。
這條彈道軌跡,是通過高速攝像機拍攝,利用電腦系統還原出來的,為了方便查看,還特意標注了拐彎的角度與子彈飛行速度的變化。
如此一來,子彈飛行的彈道軌跡更加清晰了。
咣當一聲,一位老教授無意識地站了起來,表情異常激動,甚至沒有注意到身前的桌子,直接將其推翻,自己也重重摔在地上。
旁邊的其他科學家也顧不上去扶他,目光死死地盯在屏幕上,整個人像是中了石化術一般,一動不動。
“竟然真的讓子彈轉彎了!”
“可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這子彈飛行的軌跡,似乎有了意識,可以根據障礙物進行調節,這哪是子彈,分明是精準制導的導彈!”
“這一定有底層的物理理論進行支撐,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要是能夠找到這個理論,拿到炸藥獎都是可能的!”
各種聲音再一次從會議室中響起,所有科學家都變得異常激動。
“安靜!大家都安靜下來!不要激動!”
鄧老猛然站了起來,將手中的茶杯在桌面上拍得咚咚作響。
他很清楚,在場的很多科學家都超過六十歲,太過激動的話,很可能引起中風!